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以下简称小龙虾),原产北美洲,1918年从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引进到我国。小龙虾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自然种群发展很快,现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适合多种方法烹调,已成为城乡居民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菜肴。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食用量骤增,各种“龙虾节”层出不穷,食用小龙虾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受利益驱动,人们开始超强度捕捞小龙虾,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小龙虾产量越来越低,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不断上扬。但是,人们在享受小龙虾美味的同时,却忽略了它的质量和安全,由于身价倍增,许多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生长的小龙虾也被端上了餐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食品安全,人工养殖小龙虾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为规范小龙虾的无公害养殖生产,实行全程监控,全面提高小龙虾的质量安全,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财政部和江苏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启2001年起,在扬州市邗江区酒甸镇“双链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江都市银河生态农业园(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开展了无公害克氏螯虾养殖技术研究,制订了《无公害克氏螯虾养殖技术规范》,并在周边地区的养殖户中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1产地环境条件 小龙虾产地应符合GB/T18407.4-2001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2苗种培育 2.1 培育用水 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2.2 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单个面积10~20平方米,排灌、控温、增氧、控光设施齐备。 2.3 培育密度 仔虾培育密度以1000~1500尾/m为宜。 2.4 培育管理 2.4.1 水质 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溶氧不低于1.5mg/L,及时清除池中残饵、污物。 2.4.2 投饲 饲料大小适宜,以微颗粒配合饲料为佳,日投喂率为虾体重的5%~10%,生物饵料日投喂率为虾体重的30%~70%,每日投喂分4~6次进行。 2.4.3 消毒 对培育用水进行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2.5 苗种出池 水泥池培育先采取虹吸排水,再开启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选择附肢齐全、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 3养成前准备 3.1 选址 一般的湖泊、河沟、池塘、沼泽地及改造后的低产稻田均可用来养殖,单块面积以667~3335平方米为宜,底层拥有淤泥层,厚约20cm,周围有活水源,且灌排便利。 3.2 养殖场设置 养殖水面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埂上设置高0.5m,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池塘中心设置宽1.0m以上,高出正常水面0.2m,两端与池埂不相连的泥埂,四周有浅滩,以便龙虾打洞穴居。 3.3清 塘消毒 4月上旬将池塘灌足水,用密网拉网,地笼诱捕杀灭敌害生物,7~10d后,排干池水。4月下旬注入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0.2kg/m。 4放苗 4.1 养殖水质 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以活水为好,每月应补足新水1~2次,每次补足新水1/3以上。鱼虾混养塘,在放养密度较大时,应注意水质变化,及时灌注新水。养殖水体pH值在5.8~8.2之间,溶氧不低于1.5mg/L,溶氧的临界值为0.7mg/L。 4.2 设置水草 养殖水体中应移植、栽培水花生、水葫芦、轮叶黑藻、金钱藻等漂浮、挺水、沉水植物,放养河蚌、河螺蛳等。 4.3 养殖水深 水深以0.5~1.5m为宜,中间深,四周浅。 4.4 放养密度 4.4.1 单养 每667平方米水面单养投放3cm的幼虾1.0万~1.5万尾。 4.4.2 鱼虾混养 鱼虾混养,以鲢鳙鱼为主,适当搭配草、鲂、鲫鱼等,切忌混进凶猛肉食性鱼类,不可与鲤鱼、罗非鱼、青鱼混养。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3cm的幼虾0.6万~1.0万尾,搭配鲢鳙夏花鱼种0.5万尾。 4.5 饲料管理 龙虾食性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浮游动物、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小龙虾的喜食饲料。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经腐熟的畜禽粪便(以牛粪为佳)、鲜食玉米秸秆、优质牧草、米糠、麸皮、螺蛳、野杂鱼虾、动物血液、畜禽下脚料、瓜皮、蔬菜下脚料等。投喂时要合理搭配,每天投喂2次,以下午及傍晚投喂为主。一般生长旺季5~9月每天投喂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为1%~3%。小龙虾摄食的最适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具体投喂应根据养殖池中天然饲料的丰缺和小龙虾吃食情况灵活掌握。虾池经2~3年养殖后,由于积存的残饲,小龙虾粪便和生物残体与泥沙混合形成淤泥。污泥过多,易造成缺氧,又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小龙虾向岸上逃逸,影响虾的存活与生长。 4.6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5成虾捕捞 当成虾达到30g/只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多采用地笼捕捞,捕大留小。小龙虾在11月份,水温低于15℃钻入洞中冬眠,这时就较难捕获,一直要持续到次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到15℃以上,小龙虾苏醒后,爬出洞穴摄食时,方可捕捞。 6冬季暂养 为获取更好的效益,可进行成虾冬季暂养。暂养池以水泥池为宜,单个面积20~60平方米,池深0.8~1.2m,灌水0.6~1.0m,以长方形为好,宽度不超过6m,以便于搭塑料大棚。池底应铺垫20~30cm厚的腐殖泥,池中悬挂网片,放置水花生等水草,池上搭塑料大棚,大棚薄膜上盖草席,增加保温性能。10月份,从笼捕的成虾中挑选个大体壮,无病无伤,生活力强的放入暂养池,暂养量不超过15kg/m。暂养期间应加强管理,棚内温度以3℃~8℃为宜,低于3℃,部分体弱虾开始死亡,高于10℃,龙虾大量附着在水花生和网片上,此时应开动增氧泵。暂养期间,应陆续出售以降低暂养密度,降低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