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防治

2025-2-18 22:2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7| 评论: 0

摘要:   鲟鱼为软骨硬鳞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及其相连的湖泊和浅海中,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黑色黄金”之称,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 ...

  鲟鱼为软骨硬鳞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及其相连的湖泊和浅海中,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黑色黄金”之称,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其肉、卵含蛋白质极高,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的皮革原料,吻、胃、肠、鱼筋均是上等佳肴,可以说除了鳃外,它的全身都是宝。随着其野生资源的减少,人工增殖及人工养殖相继出现了。据报导,我国已开展人工繁殖和养殖的品种有中华鲟、史氏鲟,还有从国外引进的匙吻鲟、北美短吻鲟、俄罗斯鲟、美国高昂鲟以及杂交鲟等,水产业者普遍看好鲟鱼的养殖前景,通过不同的渠道投入资金,进入人工繁殖和养殖的行列。随着鲟鱼在池塘、网箱、湖泊和水库中的成功养殖,我国正形成一个人工繁殖和养殖鲟鱼的热点,疾病防治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鲟鱼疾病研究简况

  

  鲟鱼体被纵列骨板状硬鳞,有的硬鳞上具有锐棘,抗病能力较强,发病率较低。在1972-1975年全国六省一市长江水产资源调查和长江鲟鱼专项调查期间,一些水产工作者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