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鲶鱼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5-2-14 13:4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0| 评论: 0

摘要: 1、黑体病该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保持水质清洁,用五倍子和生石灰水全池泼洒。2、肠炎病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 ...
1、黑体病

[诊断]该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

[治疗]保持水质清洁,用五倍子和生石灰水全池泼洒。

2、肠炎病

[诊断]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红紫色,后肠尤甚,肠粘膜溃烂脱落。

[治疗]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用呋喃唑酮拌入饲料,用五倍子、漂白粉泼洒,再用磺胺胍配成药饵投喂。

3、气泡病

[诊断]病鱼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内有一气泡,不能不沉。是鱼误食气泡所致。

[治疗]迅速注入新水,并投以充足的活饵料,用食盐对水后全池泼洒。

4、水霉病

[诊断]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菌丝逐步扩展后,鱼游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

[治疗]操作时勿伤鱼体,用孔雀石浸洗鱼体或鱼卵;用食盐水浸洗病鱼,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用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5、车轮虫病

[诊断]个体大的车轮虫寄生于皮肤和鳍条上,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个体小的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在鳃上不断滑动,刺激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大量寄生时幼鱼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治疗]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要用硫酸铜浸洗;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遍洒。

6、尾孢子虫病

[诊断]中华尾孢子虫寄生于鱼的鳍条、皮肤,引起鱼体出现灰白色点状的小瘤或块状。

[治疗]清除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可杀死淤泥中的孢子;用晶体敌百虫遍洒。

7、三代虫病

[诊断]由于寄生鱼体的三代虫的运动,损伤鱼的体表和鳃丝,使得鱼体分泌灰白色粘液体表,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成批死亡。

[治疗]用敌百虫浸洗;用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撒;用敌百虫与面碱合剂泼洒。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