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鲴原产于北美洲,是大型淡水鱼类之一。我国自1984年从美国引种养殖后,证明该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易养易捕、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味嫩滑鲜美等养殖优势,适宜大力推广养殖。 一、生物学特性 斑点叉尾鲴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o—38℃,5℃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4℃,水温超过40℃时会死亡。喜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温驯,群集生活,溶氧量在2.5毫克/升以上即可生存。食性为杂食性,贪食,喜群食。当年鱼苗可养到200克左右,第二年底可增长到2公斤以上。斑点叉尾鲴2冬龄即性成熟,繁殖季节在5—8月,产卵水温22—29℃,最佳水温26℃左右。每公斤雌亲鱼产卵1万粒以上。水温26℃时,受精卵约经5天即可孵化出鱼苗。 二、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沙质底,无淤泥,排藻系统完善,池塘中间设置排污口,随时可排污。水深80厘米左右,视池塘面积大小设置一台或数台增氧机,早、晚及天气异常时及时开机增氧;隔天换一次水,每次换一半水即可。养殖用水的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0—34℃,盛夏不超过35℃,冬季不低于15℃,以利于斑点叉尾鲴的正常摄食。 三、养殖方式 1.池塘单养:单养最好采用鳗鱼池一类的精养池来养殖斑点叉尾鲴。每亩放养15克重的斑点叉尾鲴2000尾,早、晚各投喂一次,并设置食台,使用全人工配合饲料,投饲量占塘鱼总重3%,具体投饲量以投饲后30分钟不见鱼群集中抢食为适量。此外,在单养塘中还应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防水质过肥。 2.池塘混养:即在成鱼塘中混养少量斑点叉尾鲴,一般每亩放养15克重的斑点叉尾鲴鱼苗100—200尾,在不影响成鱼生长及产量的前提下,又可增产斑点叉尾鲴约100公斤。但水质肥或成鱼经常缺氧浮头的成鱼池,不宜混养斑点叉尾鲴。 四、管理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必须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及时排除池塘中的残饲、鱼粪等污物。 2.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鱼种入塘前,用3%食盐水浸泡消毒;养殖过程中,每10天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能有效杀灭病原体。若患烂鳃病,可用呋喃唑酮等药物混合于饲料中投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