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自我国引进繁殖成功后,根据该鱼的食性和长特点,结合我国传 统的饲养方法进行培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鱼苗培育成夏花的生产指标 一般是规格3厘米左右,成活率70%-80%,且规格整齐、鱼体健壮。鱼苗 池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鱼苗培育的效果。选择鱼苗池的标准是有利于鱼 苗的生长、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等。通常应具备下列条件。 (1)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温25℃以上,注排水方便在鱼苗培育过程 中,根据鱼苗的生长和水质变化等情况,需要经常注水,以逐步加深水位 ,调节池水肥度,改善水质理化状况,增加鱼的活动空间,促进天然饵料 的繁殖。这对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池形整齐,面积和水深适宜鱼苗池最好是长方形,以利于饲养管 理和拉网操作等。面积一般1-3亩。太大投饵和管理不便,水质肥度较难调 节,且易受风力的作用形成波浪,拍击堤岸,损伤游泳能力弱的鱼苗。池 塘也不宜太小.太小则水温、水质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变化大,较难控制 。池水深度一般培育前期注水60—80厘米,后期在100—120厘米较适宜。 池塘深度则需要高出最高水位30—40厘米。鱼苗培育期间,池水过深,水 温升高慢,水质较难变肥;过浅则水温、水质变化较大,这些都对鱼苗生 长不利。 (3)池堤牢固,土质好,不漏水鱼苗池以壤土较好,土和黏土均不适 宜。沙砾质的池塘,池堤不牢固,漏水,水位不易保持,水质不肥,不利于鱼苗的生活和生长。黏土虽然不漏水,保肥力较强,但池水易浑浊,对浮游生物的繁殖和鱼苗的生长不理想。最适宜的土壤是壤土,壤土则没有这些缺点。 (4)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单丛生,池底平坦,有利于拉刚捕捞池塘淤泥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池底一般保持5—10厘米的淤泥层,有利于促使水质变肥。但淤泥过多对拉网操作不便,起网时会使鱼体粘上泥,使网内水体浑浊,引起鱼的死亡。而且增加了耗氧因子,容易造成池塘缺氧,使有机质发生厌氧分解,产生氨氮等有害气体,妨碍鱼苗的生活和生长。池中如水草丛生,会大量消耗水中营养盐类,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井成为窝藏敌害的处所,因此必须彻底清除。 (5)鱼池宜向阳,光照充足,要有良好的周围环境具备这种条件的鱼池水温易升高,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旺盛,浮游生物繁殖较多,因此对鱼苗生长有利。 具备以上条件的池塘作为鱼苗培育池是较理想的。对条件较差的池塘,应尽可能地进行适当改造。创造较好的池塘条件,为培育出好的鱼苗打下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