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入手高效养殖黄颡

2025-1-31 19:1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34| 评论: 0

摘要: 黄颡,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属于杂食性,具有较强适应性,对水质要求不高,易于引种驯化,因其营养价值高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是改善养殖品种结构的一种适合食用、垂钓的优良品种 ...
黄颡,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属于杂食性,具有较强适应性,对水质要求不高,易于引种驯化,因其营养价值高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是改善养殖品种结构的一种适合食用、垂钓的优良品种。我们近年来连续进行了小池塘主养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结果,现将小池塘高效养殖黄颡的关键环节饵料技术介绍如下:

1、饵料配制

天然水域的黄颡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近几年我们多采用了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投喂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 2、驯化

野生黄颡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完全可以上饵料台白天摄食。在苗种入池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饲料;如此投放的驯化苗种,入池第二天即可正常投喂,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 

3、投饵量 

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在第一、第三两个阶段建议采用饱食法,即上饵料台鱼90%离台后停食;第二阶段由于天气炎热,水质易波动,建议喂“九成饱”,即上饵料台鱼80%离台后停止投喂。

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