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鳃霉病的病原 病原为血鳃霉或穿移鳃霉。鳃霉在分类学上属水霉目。我国鱼类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菌丝较粗直而少弯曲,分枝很少,通常是单枝延生生长,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生长;菌丝的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较大,直径为7.4~9.6微米,平均8微米,类似Plehn(1921)所描述的血鳃霉。另一种菌丝较细,壁厚,常弯曲成网状,分枝特别多,分枝沿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的直径为6.6~21.6微米,孢子的直径为4.8~8.4微米,与Wimdseh(1930)所描述的穿移鳃霉相似。在我国发现的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鳃霉,究竟与文献中所述的是不是同种或其他种类,因目前对鳃霉的生活史还未进行深入研究,故暂未定种。 罗非鱼鳃霉病主要症状 病鱼体弱,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黏液及上皮细胞增生,常附有脏物,轻压鳃部流出带脏物的血色黏液;鳃瓣肿大,粘连,鳃丝有出血、淤血或缺血的斑点,呈现红白相间的花鳃,病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本病还常伴有胸鳍和臀鳍充血现象;肝脏肿大,色淡,具出血点;肾脏肿大呈褐色;肠道无食物,肠壁充血。本病后期鱼体常被细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综合征。 罗非鱼鳃霉病发生规律 与水霉病相反,鳃霉病主要流行于5~10月的高温季节,尤以5~7月为甚。当水质恶化,特别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时,容易暴发此病,在几天内即能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罗非鱼鳃霉病预防措施 1、及时治疗寄生虫及细菌引起的鳃创伤。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尤其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灌注新水,每月全池泼洒1~2次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 3、掌握投饲量及施肥量,有机肥料必须经发酵后才能施用。 罗非鱼鳃霉病治疗方法 1、用食盐0.04%和小苏打(碳酸氢钠)0.04%合剂,全池泼洒。 2、用苯扎溴铵3~5克/立方,全池泼洒。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菌类药物,连续投喂5~7天,以防细菌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