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点病 是热带鱼常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是由病原体多子小瓜虫侵染鱼体皮肤和鳃部引起的,秋冬最易发生,特别是在缺乏光照,活饵的低温情况下,热带鱼患此病的较多,是一种常见而又较严重的寄生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当这些多子小瓜虫幼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时,在其上皮组织之间不断来回钻动,吸食鱼体表皮组织和营养,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使鱼体组织增生,形成一个个白色小囊泡,小瓜虫幼虫在囊泡里,逐渐发育成成虫。鱼体被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均有小白点散布,几天后就能布满全身,如同周身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一样,黏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鱼体消瘦,失去活力,游动迟缓,常成呆滞状,或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食欲不振,身上伴有出血点,并喜在水草、石块等处摩擦蹭痒。 小瓜虫病发病有名显的季节性。水温在15-20度时,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度时,或下降到10度以下时,小瓜虫停止发育,在28度时,小瓜虫幼虫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小瓜虫有一个弱点,就是怕高温,可采用换水法来治疗,即将病鱼放在25度左右的水中饲养,每隔1天换1次水,直至病鱼痊愈。或者将饲水水温提高到28度时,小瓜虫会自动离开鱼体,不久便会死亡。 2。可用5%。或8%。的盐撒入饲养缸内,让小瓜虫逐渐脱离鱼体。还可用5ppm的甲基蓝溶液侵洗病鱼,每天2-3此,每次1小时,约经4-6天,病鱼便可痊愈。 3。可将砖块放入尿液中,浸泡1宿,取出晾干,古时称“尿砖”。在将“尿砖”放入病鱼饲养水中,数日后即可见效。 二。松鳞病 又称鳞立病、竖鳞病。该病病原体为点状极毛杆菌。感染这种病的热带鱼,体表粗糟,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果,鳞片基部水肿充血,严重时鳍基充满半透明或含血液体。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可见鳞片基部有少量渗出液喷出,然后鳞片脱落,导致发病部位感染、溃烂。病情严重时,鳞片干枯松散,腹部膨胀,眼球突出,呼吸困难,很少游动,常卧于水底或浮于水面,停止摄食,直至死亡。泡沫卵生热带鱼容易得此病。该病南方多在冬、春季发病,北方多在夏、秋季发病。 防治方法 1。热带鱼换此病初期,用万分之三的氯霉素水溶液,喷洒全水族箱,效果较好。 2。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置成混合液,将病鱼放入其中,洗浴10分钟,洗浴多次可见效。 3。用1支庆大霉素溶于50千克水中,对病鱼实行泼洒浸洗,坚持数日可见效。 4。用千分之5或千分之10食盐撒进水族箱水体中,同时将水体温度调制24-26度。因该病大多发生于低温环境中,病原体不耐高温。 5。用1克呋喃西林溶解于10千克水中,制成水溶液,将病鱼放入其中,每次洗浴15-20分钟,隔日用药,初患病鱼2-3个星期即可痊愈。 6。用碘酒擦抹病鱼体表,或肌注低剂量的青霉素,同时增加光照,提高饲养水温之25度,也能稳定病情,达到治愈的目的。 7。用2%的食盐水、3%的小苏打溶液和5%的敌百虫溶液,配合成溶液,对病鱼进行洗浴,每次10-15分钟,对初病鱼疗效十分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