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鲶的人工繁殖与鱼种培育

2025-1-11 19:4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3| 评论: 0

摘要: 1、亲鱼的收集和培育    亲鱼应选择体形丰满、健壮无伤、体色鲜艳、年龄二龄以上,体重100克-200克,体长20厘米-30厘米的鲶鱼。亲鱼收集后,先要进行短期亲鱼培育,投喂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饵料。目前,在广东等 ...
1、亲鱼的收集和培育    

亲鱼应选择体形丰满、健壮无伤、体色鲜艳、年龄二龄以上,体重100克-200克,体长20厘米-30厘米的鲶鱼。亲鱼收集后,先要进行短期亲鱼培育,投喂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饵料。目前,在广东等地,采用膨化配合饲料培育亲鱼,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在亲鱼催产前1月-2月,每天要尽可能地对亲鱼进行流水刺激。

2、人工催产   

选择发育良好亲鱼,采用脑垂体+HCG混合催产剂,其催产效果最为显著。剂量一般根据催产季节亲鱼的大小、发情情况灵活掌握。

3、人工孵化  

亲鱼产卵后,将鱼卵移至孵化箱或水泥池孵化,池水深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左右,水温高时水深增加。注意水质要保持清新,深氧要充足,水温应保持在26℃-30℃。仔鱼出膜后,留在孵化池中50小时-60小时,等其能活泼游泳后,再放到鱼苗培育池上饲养。

4、鱼种培育

(一)鱼苗培育

1、育苗池条件  

育苗池可用水泥池或者池塘。水泥池面积以10平方米-20平方米为宜,池高50厘米,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池上要盖遮荫棚或入入水浮莲。鱼苗入池前,应排干池水,用30ppm尝试的福尔马林溶液或十成妢之一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鱼苗孵出后第2天,再放入育苗池,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0尾-4000尾。

2、饲养管理  

鱼苗下池后第2天,当鱼苗出现间歇游动后开始投饵。饵料可选用熟蛋黄、水蚤以及塘虱鱼苗料,第天投3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7天后可全部采用塘虱鱼苗料,每天投喂2次。每天应做好排污工作,保持水质清新,并在池中放一些胶管、石块供鱼休息。

(二)鱼种培育  

经过鱼苗培育阶段之后,鱼苗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仍然很差,不适宜放进大池塘饲养,否则成活率软低。所以鱼苗仍需放进0.5亩-1亩,水深0.3米-1米左右的鱼种池培育。放苗前池水应排干,清淤曝晒,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鱼种的放养密度:体长1.5厘米-2厘米时,每亩放养3万尾-5万尾;体长2.5厘米-3厘米时放养2万尾-3万尾。放养后,池中应设遮荫棚或种水葫芦。饵料主要投喂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和人工配合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投饲20天-25天之后,鱼苗长至5厘米-10厘米,再转入大池进行饲养。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