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养鳖八要点

2025-1-10 19:1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4| 评论: 0

摘要: 一、自繁自育稚鳖。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二、注意消毒方法。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 ...
一、自繁自育稚鳖。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二、注意消毒方法。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三、放养规格和密度。稚鳖入池规格要求达到每只10克以上,这样的鳖入池后生长很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18—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四、池水不宜过深。温室池水体控制在30—40厘米深较适宜,水体过深,甲鱼从底层到水面吃食、呼吸、游动距离长,频繁活动,消耗体力多,影响生长。

五、移放水葫芦。温室池移放水葫芦,可以增加甲鱼栖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同时水葫芦能净化水体,其根须多,再生能力强,是甲鱼喜食植物饵料之一,一般覆盖率在30—40%。

六、利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温室内空气不流动又以投喂全价饵料为主,蛋白质含量高,随着残饵,排泄物增多,极易败坏水质。如频繁换水,或加大换水量,易使甲鱼受到惊吓,影响生长。如使用光合细菌,能有效改善水质,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减轻水质污染。

七、增加投饵次数。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甲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甲鱼摄食量,饵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一般日投饵4—6次为宜。

八、保持环境安静。甲鱼有喜静怕惊的生活习性,日常管理工作和投饵要有固定时间,动作要快,时间要短,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温室,整个饲养时间,不要随意移动甲鱼。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