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病害防治

2025-1-3 21:3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97| 评论: 0

摘要: 日本对虾在养殖中的主要疾病是白斑病、红体病等,以及营养性疾病,如黑死病、软壳病等,其它斑节对虾的病状,日本虾都可能感染,处理方法同斑节对虾。这里介绍几种病状及处理方法:★黑斑病(烂鳃病)病因症状:(1)鳃 ...
日本对虾在养殖中的主要疾病是白斑病、红体病等,以及营养性疾病,如黑死病、软壳病等,其它斑节对虾的病状,日本虾都可能感染,处理方法同斑节对虾。

这里介绍几种病状及处理方法:

★黑斑病(烂鳃病)

病因症状:

(1)鳃中积存了碎屑污物:这是由于池塘底质不良引起,检测时将这种虾放在清洁水中,鳃就会干净。

(2)由真菌引起:受感染的虾鳃为深黑色,传染性强,并会造

成大量死亡;

(3)由细菌引起:受感染的虾鳃呈黄色或鲜褐色,以后慢慢变黑。

以上症状主要由于残饵多、水质差、底质败坏引起,发现此病后应马上处理水质,加强排换水,水质处理可用“绿威”和“特效水质灵”进行综合处理,结合针对水底消毒杀菌的“增氧水底净”和对虾营养抗病素(强力素)等药物投喂。

★黄鳃病

病因及症状:黄鳃,断须,虾表现不稳定,但摄食正常。该症状在大雨过后易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急剧变化,对虾体内抵抗力下降,细菌大量繁殖并感染引起。

此症在养殖中可有效防治,方法是在大雨前后投石灰和“特效水质灵”,再投以“增氧水底净”、“水毒净”等药物处理水质,拌以“强力素”等药物投喂即可。

★红肢病(红体病)

症状:对虾附肢呈红色,感染严重时遍及整个虾体,病虾减食滞游,伏池滞动。

病因:主要由于副溶血弧菌等一些弧菌感染而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在短期内出现大量死亡,特别是与其他一些病害并发,更具危害性。

防治:该症的防治除了严格清池消毒外,在养殖过程中用“绿威”先稳定水质然后用“水毒净”全池泼洒,结合使用“强力素”“强力威”。上述药物使用之后4~5天,使用“浩波一号”口服提高免疫力并综合调理水质,稳定疗效。

★肌肉白蚀病

病因及症状

对虾腹部有白色斑状或整个腹部皆为白色,对虾行动反常,表现不安,常在水面活动及跳出水面。这主要是由于高水温、低溶氧或由弧菌侵入造成,前种原因可通过加强换水,改善水体环境病情况就会有改善;如因弧菌影响,则死亡率高,必须及时处理,通常是通过水体消毒、杀菌进行防治。

★烂眼病

症状及病因

虾眼溃烂,虾无序游动或在水中旋游,不能控制行动方向。此症主要由非01群霍乱弧菌侵入感染而成。

防治方法:此病与清池不彻底、池底污染严重有关,因此养殖前应严格清池消毒,在常规清池过程中结合“增氧水底净”或“水毒净”消毒可有效减少此病的发生;在养殖中可用“水毒净”全池消毒,结合维生素C等拌饵投喂5~6天即可。

★丝状藻病

症状及病因

表现在虾体表或鳃表面伸出许多丝状体,这主要是由于水质差引起的,其防治可通过定期投入“环保纤虫净”杀死丝状藻,并结合“特效水质灵”和“水毒净”等消毒剂定期消毒,并定期使用“绿威”稳定水质。

★原生动物寄生病

症状及病因

(1)由于侵入虾体肌肉及生殖器官中的微孢子虫寄生,引起虾肌肉组织呈桔红色或微红色,患病对虾身体弱,但感染率不高。

(2)纤毛虫、聚缩虫、单缩虫等寄生引起

此症是由于水质差、底质败坏、细菌大量繁殖并寄生虾体引起,通过药物杀死寄生虫即可解除此症。

★营养性疾病

症状及病因

该症主要有几种:(1)黑死病:在虾的胃壁、后肠壁、肝胰腺、鳃瓣及不同部位的甲壳下组织出现黑色,特别是体节和附肢关节膜处黑死。这主要是合成饵料中营养缺乏,特别是缺少维生素C,易发生此症。(2)软壳症:此症主要是由于钙磷代谢失调引起的软壳综合症,病虾甲壳变软,脱壳困难,并常常因为脱壳受阻而出现死亡。

防治:在饵料中加入维生素C、“浩波一号”、对虾营养抗病素“强力素”鱼油等添加剂及营养物质。以及渔乐(白斑净)对其肝胰脏进行排毒、解毒,恢复新陈代谢机能,该药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