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孢虫病是由中华尾孢虫微山尾孢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中华尾孢虫寄生在乌鳢鳍条之间,胞囊淡黄色,无一定形状,只在鳍条之间形成浅黄色扩散状胞囊。孢子梨形,前端较狭,后端较宽,缝脊细而直。壳片后端延长为两根等长的针状尾巴,叉状分开。两个圆棒状极囊大小相同。有嗜碘泡。鳜鱼鳃上寄生的为微山尾孢虫,胞囊圆形或呈瘤状,白色,由几个椭圆形小囊相互聚集在一起而成,周围包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引起鳃组织局部充血或溃烂。孢子呈纺锤形,前端尖狭而突出,缝脊直而细,壳片向后延伸而成的尾部,后部细弱如丝,两个极大囊大小相等,有一个嗜碘泡。 乌鳢鳍条间出现连成条状的黄色胞囊,鱼体瘦弱发黑,可引起大批死亡。鳜鱼鳃上为瘤状或椭圆形胞囊,引起鳃充血、溃烂,严重时引起死亡。
取下胞囊少许,加少量水压片,在显微镜下鉴别虫体,便可确诊。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改善水质,可预防此病; 2、每50千克鱼用硫磺粉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4天; 3、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后,浸洗病鱼30分钟(鳜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浸洗时注意观察)。 采集:黄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