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状黄菇鱼的养殖

2024-12-29 15:0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21| 评论: 0

摘要: 鮸状黄姑鱼属石首鱼科,体型近似鲈鱼(花鲈),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浙江等省份。该鱼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强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中国发展速度较快。1栖息习 ...

鮸状黄姑鱼属石首鱼科,体型近似鲈鱼(花鲈),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浙江等省份。该鱼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强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中国发展速度较快。

1栖息习性

鮸状黄姑鱼平时甚欢在水的中下层活动,摄食时才游到水的上层。另外,饥饿时也会游到水的上层活动。鮸状黄姑鱼性情温和,很少跳跃,从幼鱼阶段就能与鲈鱼混养,且养殖效果较好。

2生长发育

中国福建厦门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从体9—11cm、体重15一20g时开始投入网箱内养殖,经过189天的养殖,体长增长到32一42cm,体重增加至400一1150g。如果养殖期达一年,体重可达600一1650g。

1998年,天津引进该鱼种的受精卵进行孵化、育苗获得成功,并且在4亩小土池和500亩的混养池内进行试养,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4亩土池于6月20日投放7一8cm鱼苗600尾。到9月25日出池时,回捕496尾,计131kg。其中400g以上的占33%以上,成活率为82.6%。由于在放苗时没有清池,在收获该鱼种的同时还收获鲈鱼和梭鱼等150kg。另外在500亩的大混养池内,投放了3一4cm的鱼苗1800尾,回捕414尾,共计175kg,其中450g以上的占80%。

通过了解南方的网箱养殖情况和1998年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试养,作者认为:鮸状黄姑鱼确实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只要养殖措施得当,能够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养成上市。

3摄食习性与摄食量

鮸状黄姑鱼饲料为动物性饲料,而且对动物性饵料没有严格的选择,不挑食,小鱼、小虾,只要是不臭、不烂、适口,都能摄食。但鮸状黄姑鱼的摄食自控能力差,贪食,尤其是在幼鱼阶段,往往会因暴食而引起消化不良。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约占鱼体重量的2%一16%,幼鱼阶段摄食量最大,随着个体的增大逐渐减少。日摄食量的多少与水温有关,水温6℃时,摄食量为2%,而水温18一20℃时,日摄食量在12%一16%。另外,摄食量的多少与饵料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若发现鮸状黄姑鱼的日摄食减少,可更换一下饵料的种类。

4适应能力

4.1水温适应范围6一30.5℃,最佳范围18一28℃,低于3℃或高于33℃时,不摄食或出现死亡。

4.2盐度适应范围14‰一33‰,最佳盐度范围18‰一30‰。

4.3溶氧要求4.5mg/L以上,低于4.5mg/L时会成群游到水面,摄食量明显减少。

5市场及发展前景

鮸状黄姑鱼是新兴的海水养殖名优品种,也是名贵的海水经济鱼类,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对环境的适应力和抗病力强的特点,养殖周期短,可以实现当年投放,当年达到商品规格,这是其它海水鱼类所不能比拟的。该鱼种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而且其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其商品鱼不仅大量销往日本、韩国,而且香港、澳门、台湾和内陆一些城市销售量也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鱼种的销售市场将更加广阔。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