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预防措施 1、采取彻底清塘、加注新水、换水排污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改善池塘水质条件,营造良 好的养殖水体环境。 2、放养健康的苗种,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养殖组群。 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4、药物预防:是针对水源条件较差、淤泥较多的池塘而采取的措施。在4~10月,每15~20天轮流泼洒0.2mg/L二氧化氯或0.2mg/L二溴海因或0.3mg/L强氯精;在11月~第二年3月,每15~20天内服阿维菌素,每天1次,连喂2~3天。 5、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1)在对养殖动物捕捞、搬运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细心操作,避免动物受伤。 (2)在饲养过程中,每天至少巡塘检查1~2次。巡塘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环境,尽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也可及时发现疾病的一般症状,例如水生动物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失掉平衡、体色反常、不吃食等,就应立即进行诊断检查,尽早设法治疗。巡塘时应注意养殖动物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水温、水流、水色和透明度等,必要时可测定溶氧量、盐度、PH值及其他水化学方面的情况。 (3)对发病池塘及生病或带有病原的动物要进行隔离,防止病害传播。(二)常见病害的治疗 近年来,我区池塘养鱼常见的病害有草鱼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 综合症、打印病、爱德华氏菌病、水霉病、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固着类纤毛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绦虫病、中华鳋病、猫头鳋病、鱼鯴病和脂肪肝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