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与大弹涂鱼混养试验

2024-12-22 12:4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9| 评论: 0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池塘综合经济效益,我们于2004年在大官坂垦区开展南美白对虾仁与大弹涂鱼混养的生产试验。一、试验地点周边环境及池塘改造连江县大官坂垦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以来,对虾是其主要养殖品种,垦区开发 ...
为进一步提高池塘综合经济效益,我们于2004年在大官坂垦区开展南美白对虾仁与大弹涂鱼混养的生产试验。

一、试验地点周边环境及池塘改造

连江县大官坂垦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以来,对虾是其主要养殖品种,垦区开发早,底质肥沃,多以软泥为主,适宜底栖硅藻繁殖;且海水比重平均较低,介于1.007~1.019之间,有利于大弹涂鱼与白对虾的生长。试验池乃利用原有虾塘进行改造,将一口面积15亩的虾塘分割成3口小池塘,每口面积5亩。池内挖深度为0.3米左右的十字形中内沟和环沟,沟的面积占1/5左右。建进、排水系统,在进水闸门内侧设60目筛绢网,网前池底略加挖深,使其成浅潭,供收获时敷设罾网之用。池的四周设置围网,以防大弹涂鱼越堤外逃。

二、清池消毒

分别用生石灰200千克/亩、茶籽饼10千克/亩进行消毒清塘,以杀灭病原体及清除虾虎鱼、鳗及其它杂鱼等敌害生物。清池消毒后多次进排水冲洗池塘,清除残留药物。

三、基础饵料生物培养

1.底枉硅藻培养4月中旬开始,排干池水,晒滩数日,撒施米糠20千克/亩,注入新鲜水10厘米左右,再施入经发酵的鸡粪30千克/亩作基肥,同时每立方水泼洒30克水玻璃(硅酸盐类)和3克的三氯化铁。3天后,底栖硅藻开始繁殖,如此重复施肥3次,池底形成一层薄藻床。在第一茬对虾收成后再次培养底栖硅藻,排出池水露出滩面,留沟内海水供大弹涂鱼栖息,施肥方法同第一次。

2.对虾基础饵料培养4月下旬,将池塘水位加高至80厘米左右,施用尿素3千克/亩,过磷酸钙1千克/亩,5日后透明度约60厘米,水色为黄褐色。镜检浮游藻类以角毛藻占优势,水中桡足类浮游动物丰富。第二次基础饵料培养于7月下旬进行,方法亦同第一次。

四、苗种放养

本次生产试验养殖对虾两茬,先放第一茬虾苗,后放大弹涂鱼苗,第二茬虾苗在第一茬对虾收成15日后放养。

1.虾苗放养两次放苗前3天每立方水均用0.2克的二溴海因消毒池水,72小时后每立方水施用5克光合细菌。先用规格整齐、体表斑点少、活力强的虾苗,放苗时水深80厘米。第一茬南美白对虾苗种于5月2日投放,共75万尾,平均每亩5万尾,虾苗体长1.2厘米左右,放苗时水温20.3℃,比重1.016;第二茬在7月26日投放,共60万尾,平均每亩4万尾,虾苗体长1.5厘米左右,放苗时水温27.0℃,比重1.015。

2.大弹涂全苗种放养收购当地海区采捕的天然苗种,分批放养,自5月13日至6月10日共投放大弹涂鱼苗种4.2尾,亩均2800尾,苗种规格2~6厘米。

五、混养期间的管理

1.水质调控虾苗放养后,每日添水5~10厘米至水深1.2米以上。此后,根据藻相及丰度适时换水,将透明度控制40~60厘米,每隔10日每立方水施5克光合菌。混养期间,增养机的启用确立从两茬对虾养殖的中期开始至收获。

2.投饵管理对虾饵料使用配合饲料,虾苗放养13日后开始投喂,日投喂率3%~5%,投喂时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对投饲量进行调整,每天投喂4次,傍晚以后的投喂量约占投喂量的70%左右。中后期沿池边集中投喂。混养期间大弹涂鱼主要以底栖硅藻、对虾残饵及有机碎屑为饵。

3.对虾收成第一茬对虾于7月11日开始捕获,养殖15亩共收成3795千克,平均每亩253千克,养成规格79尾/千克;第二茬对虾从10月12开始捕虾,共收获3560千克,平均每亩237千克,规格77尾/千克。

六、对虾收获后大弹涂鱼单养管理

1.晒坪追肥每日刮取底泥,镜检底栖硅藻数量,底栖硅藻减少时,及时排干池水,进行晒坪追肥,施肥方法同前所述。

2.换水与水位保持为加快底栖硅藻繁殖,水深一般控制在5~10厘米。12月份以后,为提高池温,天晴无风时排水晒池,遇阴天、冷空气侵袭时则注入较深的水。

3.收获大弹涂鱼经9个月左右养殖,从2005年2月中旬开始捕获,捕获方法以罾网法与笼捕法为主,共收获大弹涂鱼420千克,平均亩产28千克。

七、效益分析

对虾两茬合计单产490千克,总产量7355千克,平均价格15.31元/千克,产量11.26万元;大弹涂鱼平均价格113.8元/千克,产值4.78万元。对虾与大弹涂鱼合计总产值16.04万元,扣除生活成本9.12万元,总盈利6.92万元,平均亩盈利4613元。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