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水温骤然下降,鱼体新陈代谢缓慢,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减弱,在此期间认真抓好鱼种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1.加强水质管理,为鱼种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虽然秋季水温较低,水质相对稳定,但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低,溶氧含量不高,很多有机物质不能及时被氧化在水中积累。而且秋季降雨量较少,加之池水渗漏,水位迅速下降,对鱼类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在水质管理上,一是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稳定的水位。在水位过浅的情况下,水温受气温的影响较大而频繁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鱼类患一种类似高等动物的感冒症状。还因水体缩小而使鱼群密度增大,代谢废物和有害气体浓度提高,对鱼类产生较大的危害。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就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稳定。我国南方地区以20天左右注水一次、北方地区25天注水一次为好。二是要保持水体充足溶氧含量,满足鱼类呼吸需要。虽然秋季鱼种耗氧量较低,一般不会出现急性缺氧死鱼事故(泛池)。但仍可发生因鱼群密度较大缺氧死鱼的现象。秋季一般不宜使用增氧机,保持充足溶氧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减少耗氧。因此,施用有机肥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施用数量为150~200公斤/亩,10~15天一次,而且要均匀泼洒。这样既可保持水质肥度,又不会恶化鱼类生活环境。 2.加强秋季喂养,增强鱼种御寒能力。一龄鱼种从出生到生长,都是在温暖的水温条件下渡过,未经受严寒的刺激与锻炼,体内没有形成完善的抗寒因子和生理调节机能;加之鱼种个体小,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散失和渗透压调节负荷比成鱼高。当水温急剧下降或寒潮突然来临时,体质强壮的幼鱼因新陈代谢旺盛,酶的活力强,能快速产生调节反应,使机体组织与器官能在寒冷条件下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体质瘦弱的鱼种调节适应能力较差,当水温下降时出现冷休克甚至死亡。即使不出现当即死亡的现象,也难以经受约5个月饥寒交迫的越冬环境压力而存活下来。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水温适宜,鱼种强烈摄食积累营养物质以备越冬的生理特性,加强喂养,保持鱼种体重的增长和储备足够的越冬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鱼种越冬存活率。因水温较低,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蛋白质含量应在25%以上、脂肪含量为5%左右,以粉末状饼粕或配合饲料为好(但不宜投喂棉仁饼和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鱼种体重的0.5%~0.8%,也可以3~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累计日投喂数。 3.结合秋季放养,做好并池工作。当水温下降到15℃左右时,可将鱼种按不同品种和规格进行分类,集中合并转入越冬池中囤养,以便日后越冬管理、放养和运输。在鱼种并池过程中,应结合秋末冬初的鱼种投放,将规格大、体质健壮的鱼种筛出投放到成鱼养殖水面中去,这样既疏稀了鱼种池的密度,减少了越冬损失,又能使鱼种提早适应成鱼养殖水域环境,延长生长期,奠定成鱼高产基础。鱼种在转池时要严格进行过筛、分类、计数,按相同品种和规格并池。越冬鱼种放养量为500~600公斤/亩,不得超过700公斤/亩。对于饲养期发病严重的渔池,鱼种应在原池越冬,以免并池后感染其它鱼种。一些规格较小和体质瘦弱的鱼种,不宜继续饲养,可作为饵料鱼或销毁掉,以免浪费饲料和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