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2024-12-19 10:4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41|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提高,水体环境的恶化,鱼类出血的现象较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引起鱼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也有是饲料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养殖户由于不能正确诊断区别,往 ...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提高,水体环境的恶化,鱼类出血的现象较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引起鱼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也有是饲料和环境应激因素引起的。养殖户由于不能正确诊断区别,往往造成药不对症、疗效不佳,甚至造成大量死鱼的严重后果。下面,对鱼类出血的几种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一、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体]:草鱼呼肠弧病毒

  [症状]:本病症状复杂,可在体内外出现一系列症状,其最基本的症状则为有关器官或组织的充血和出血。从外表症状上看,病鱼体色一般暗黑色或微红。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也有鳃瓣呈鲜红色斑块状充血的。从内部病变上看,最常见的肠道充血,全肠或部分肠壁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轻者可呈现出血点和肠壁环状出血。但肠壁仍具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布满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常变淡,而呈灰白色,或有局部出血。

  实际上,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也可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主要症状为肌肉明显出血,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丝因严重出血而苍白,多见于5-10cm的小草鱼种。 

  2、红鳍红鳃盖型:主要症状为鳍基、鳃盖严重出血,头顶、口腔、眼眶等处有出血点,多见于10cm以上的大草鱼种。

  3、肠炎型:主要症状为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内脏点状出血,体表亦可见到出血点,在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均可见到。

  [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往往造成大批草鱼鱼种死亡。主要流行于每年的7-9月份,夏秋之交的第二个发病高峰以此病为多。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主要危害当年5-20cm的草鱼种、青鱼种,麦穗鱼亦可感染,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多时,则在水温12℃及34.5℃也有发病。

  [防治方法]:

  1、发病季节到来之前,人工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保护草鱼种安全度过当年流行季节。

  2、用出血病灭活疫苗浸泡水花、夏花,亦有良好效果。

  3、采用生态防病养殖、稀养、混养、稻田养鱼种、加强管理,可减少发病。

  4、用复方PV碘500-600ppm浸泡鱼卵、鱼种15-20分钟,可控制此病发生或传播。

  5、PV碘口服,每100kg鱼体重用PV碘20-50g,搅拌在饲料内投喂鱼苗或鱼种,连喂10-15天。

  6、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均可),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如再加些抗菌药则更好。

  7、投喂大黄:先用0.7ppm硫酸铜全池遍洒,再按每万尾鱼种第一天用大黄500g,以后每天减半,6天为一疗程。大黄应经0.3%氨水浸泡12小时,或用热水浸泡过夜后,拌人饲料中投喂。

  8、内服息毒敏、达克菌

  息毒敏:100g/100公斤鱼体重,1日1次,连喂3-7天;

  达克菌:20g/100公斤鱼体重,1日1次,连喂3-5天。

  二、爆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

  [病原体]:目前经初步鉴定,病原体共分三个类型,(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2)气单胞菌。(3)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是一种适宜在20℃以下生长的病原菌。此菌出现的最适时间为每年的3-4月。这期间发生的爆发性流行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此菌。气单胞菌和弧菌为温水型细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因此,从5月底一直延续至整个高温季季节)。检查病鱼时,均可查到这类菌。上述三类病原菌均可从患病的鲢、鳙、鲫、鳊、草鱼和其他野杂鱼,甚至河蚌中分离到。可见病原对宿主的专一性不强。由于该病的病原菌产生毒素,引起病鱼溶血、出血、组织损坏严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胰功能障碍,垂死的病鱼发生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水温高时病原菌繁殖快。该病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故又叫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简称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与诊断]: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肌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明显可见,由于内脏器官(肝、脾、肾等)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3-4月,病鱼出现的体表发炎充血症状是:头部、嘴、鳃盖、眼眶等部位以及体表两侧,腹鳍下和尾柄处为甚,有的病鱼可见突眼、鳃贫血、内脏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有时也可见到肠道内充气肿胀。5月后的病鱼症状是体表多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有时口腔、肌肉也同时充血发炎。由于在这阶段病鱼临床症状出现较复杂,有时体症出现并不明显,鱼即死亡,同时每条病鱼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很难有一绝对的界限。

  [流行情况]:爆发性出血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据有关资料记载,1985年开始有这种病例出现,由于当时还没有造成危害,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88年开始,此病从南到北,先后在全国10余个省市,各淡水鱼养殖地区的不同养殖水域中广泛流行。为养鱼上罕见的疾病。使全国渔业生产蒙受有史以来最大损失。此病流行季节长,从2月底至11月份,水温在9-36℃之间均有流行,其中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为严重。危害的淡水养殖鱼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鱼、团头鲂、鲢、鲮、鳙、鲤、黄鳝、加州鲈、翘嘴鳜、草鱼等。据调查表明,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10-80%,发病严重时可达100%,死亡率高达95%以上,因此,这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防治方法]

  预防

  1、彻底清塘

  2、池水消毒

  (1)涤菌净:100-200g/亩?1米水池(深),全池遍洒,每月2次。

  (2)复消洁:100-150g/亩?1米水池(深),全池遍洒,每月2次。

  (3)富氯:100-150g/亩?1米水池(深),全池遍洒,每月2次。

  (4)鱼血停:500g/亩?1米水池(深),全池遍洒,每月2次。

  (5)灭毒王:50-100g/亩?1米水池(深),全池遍洒,每月2次。

  3、内服药:

  达克菌(淡水鱼用)15g/100公斤鱼体重,1日1次,连服3天,每月2个疗程。

  治疗:第一天杀灭鱼体外寄生虫

  (1)池水消毒:下列鱼药中任选一种

  a、生石灰:20-25kg/亩?1米水深,全池遍洒,每月1—2次。

  b、优氯净0.6ppm,全池遍洒。

  c、三氯异氰尿酸:0.4ppm,全池遍洒。

  d、二氧化氯制剂(百毒清、灭毒王、鱼虾安等)按使用说明施用。

  e、涤菌净0.3ppm或复消洁0.3ppm,全池遍洒。

  (2)内服药:下列鱼药中任选一种

  a、达克菌:20g/100公斤鱼体重,1日1次,连喂3-5天

  b、鱼泰8号:3kg/100公斤鱼体重,混入饲料,每日2次,连喂3天。

  c、病毒灵:20g/100公斤饲料中1日1次,连喂3天。

  d、鱼血散:用量按0.1%体重给药,1日1次,连服7天。

  三、营养和应激引起的出血病

  1、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2的缺乏

  经过试验证明,饲料中缺乏以上维生素,都会引起鱼类出血。维生素C缺乏,会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血管末稍在应激状态下,出现无破损性的皮肤出血。维生素K缺乏,会延长血液的凝固时间。一般正规大厂不会有维生素的缺乏,小厂因添加剂管理不善或其它原因,造成维生素失效,最后出现因维生素缺乏而导致出血现象。

  2、喹乙醇、黄霉素的添加

  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长类药物,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能起到类似激素的作用。如大量或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强的副作用,如抗应激能力差,鱼体易受伤出血,不耐拉网,运输死亡率高,抗病能力下降。而且,喹乙醇具有累积毒性,喂幼鱼时喂了含喹乙醇的饲料,其副作用到成鱼阶段才能显现出来。国家已经禁止在水产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也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但也会出现抗应激能力下降的现象,尤其是和喹乙醇合用,其毒性会加强。

  3、拉网应激

  夏季水温较高,水质较差时,因拉网操作鱼受惊而剧烈运动,内分泌加强,耗氧增多;而拉网后水质更加恶化,水中溶氧严重不足而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主要是缺氧、细菌毒素等因素引起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管壁漏出血管所致。团头鲂抵抗力较差,而活动力较强,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一般在拉网前加强水质调节,进行水体消毒,加量投喂维生素C等,可以很好预防。

  总之,在水产养殖中,由于饲料不佳和水域环境恶化,常导致动物发生累积性慢性中毒反应,影响血液及肝、胆、肾、鳃等器官的正常功能,使机体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减弱。为了避免应激性出血病的发生,可在饲料配伍时每吨配合饲料添加鱼用应激宁200克。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