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同种类的石灰,主要是增加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并提高pH。本文着重讨论水质管理中不同种类石灰的作用。 一、石灰的种类 1.农用石灰或石灰石即碳酸钙,是由石灰石简单粉碎而得。养殖中所使用的石灰,其碳酸盐含量不应低于75%,粉碎较细的石灰非常适宜养虾池使用,多用于增加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因其对pH没有大的影响,可相对大量使用,正常使用量为100kg/公顷—300kg/公顷。 2.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由在大约800℃—900℃温度下烧炼石灰石而制得,燃烧后需往热的石灰石上加水。熟石灰用于增加养殖水体或土壤的pH,使用量一般为50kg/公顷—100kg/公顷。由于熟石灰对pH有一定的影响,而养虾池多在下午pH达到最高,因此建议不要在下午施用。 3.生石灰或烧制石灰即氧化钙,也是烧制的石灰,但不加水,这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石灰对养殖水体的pH有着巨大的作用,生石灰不能用于有虾的池塘,但偶尔在池塘准备时应用于土壤pH过低的池塘。 4.白云石或含白云石的石灰即CaMg(CO3)2,是另一种粉碎了的含镁石灰石的石灰,主要用于增进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并提供镁,对池塘pH没有大的影响,使用量为100kg/公顷~300kg/公顷。 二、石灰的作用 1.养虾准备阶段,池塘清池排净水后应立即施用石灰。此阶段使用的石灰应是白云石或农用石灰,使用量依土壤pH而定,应尽可能少。 2.在养殖的前50天,一般每周要加2次石灰,以稳定养殖水体的pH,确保水体中浮游生物的良好生长。石灰石或白云石应常规使用;熟石灰只有在pH降到低于7.5时使用。 3.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养殖水体的pH降至7.5以下或24小时内波动大于0.5,应施用石灰,pH的这种波动时常与养殖水体的碱度降低有关;如果养殖水体的pH高于8.5,就需要换水,随后要加石灰。实际上,每次换水后或大雨过后都要加石灰。 三、问题解答 某虾场在向池内注水后前2周用生石灰以提高养殖水体的pH,用石灰后水体变得更透明。增加池水透明度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使虾塘中的浮游生物生长? 如果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低,那么用生石灰迅速提高pH会杀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同时,石灰还可能危机水体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也可能与所取水源中浮游生物密度非常低有关。应避免在池中使用生石灰。如水体中的pH低或处潜酸性硫酸盐地区,应使用农用石灰,使用量100kg/公顷—200kg/公顷。也可以每天施用石灰直到pH稳定为止。如果pH降至低于7.5,那么就应用水合石灰。 在养殖期间,过量使用农用石灰能否有不利影响? 农用石灰不会造成什么损害。如果使用水合石灰或生石灰以使pH提高,那么虾和浮游生物会受到损害。 养虾场位于潜酸性硫酸盐土壤上,投苗后2—3周观察到大量虾的步足损伤;另外,一些虾蜕壳后没有从老壳中出来。在大雨过后,这些现象尤其明显,在此情况下,能否说出两个影响虾蜕壳能力的水质参数吗?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大雨过后,在土壤潜酸性地区,虾蜕壳失败或不完全可能与虾塘中水体pH值低和缓冲能力低有关,这在雨季进水含盐量非常低的池塘最常见。即使对池底做适当的处理,从堤上流出的酸也会明显降低养殖水体的pH。如养殖水体pH和缓冲能力低,则应核对水质,沿池堤撒水合石灰,每隔2—3天或雨后施用200kg/公顷—300kg/公顷农用石灰,可以改进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