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是涉及经营管理的一个大课题,本文仅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收问题谈点认识,仅供参考。 一.优化池塘的生态系统 优化池塘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这是池塘养鱼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优化就是要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其内容包括:综合利用水体能力,物质的多重利用,生物结构的合理配置,经济成份优化组合。从而使太阳能利用率,物质能量转化率,废弃物循环率均达到最佳效益。 一个池塘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其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等,非生物因子包括:池水、底泥、光能、温度、营养盐、PH值及溶于水中的气体等,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统一体,这就是池塘的生态系统。它们在正常情况下其内部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在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如施肥、投饵、注水等),这个平衡被打破,使池塘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因而,要提高池塘的生产能力,必须根据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规律,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促进池塘中能量的良性循环,尽可能的使池塘中的能量更多地向鱼产品转化,使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得到最大增长。 进行池塘生态条件的优化,首先应从池塘的标准化着手,对老池塘加以改造,挖出过多的淤泥,加深池塘。当池塘水深在1.5~2.5米的范围内,鱼池每增深0.5m,产量可提高10~30%。挖出过多的淤泥还可以减少底泥的耗氧,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加速池塘中物质能量的转化,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其次,是实施人工水质调控技术,主要措施是定期注入新水、科学施肥投饵、合理使用增氧机等。其中最主要的水质调控指标是将浮头缺氧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保持水中溶解氧的较高水平。虽然,池塘的水质调控是一个很难讲清,又比较难掌握技术的问题。但从理论上讲,定期补充新水,每十天左右加注新水10-20厘米以及合理使用增氧机,可以大大改善水质条件,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二.开发特种水产品养殖 特种水产品的品质好,档次高,价格贵,经济效益好。开发特种水产品养殖应选择市场前景广阔、苗种易得、生长快、品质好、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生产性能好的品种。择优养殖品种,不但可以提高产值,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特种水产品养殖可选择的品种有乌鳢、斑点叉尾鮰、大口鲶、鳜鱼、黄鳝、黄颡、匙吻鲟、短吻鲟等鱼类以及青虾、脊尾虾、河蟹、甲鱼、牛蛙、美国青蛙等水产经济动物。开发养殖新品种要有远见,要利于环境保护,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切忌在缺乏养殖技术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养殖。以免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三.优化传统的养殖结构 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应以适应市场供求变化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重点抓住择优养殖品种,发展高档、多品种养殖。按市场需求的质量、规格、档次安排生产。改进养殖技术,提高鱼体体质,使出池鱼适应长途运输,增加鲜活鱼上市的比例。改秋季一次性出鱼为常年出鱼,利用季节差价,赚取更大的利润。总之,把调整养殖结构的立足点放在增产和适销对路的基点上,可大幅度地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是:改进养殖技术缩短养殖周期,择优养殖品种、增加鲢、鳙鱼放养的规格档次,提高吃食鱼的放养比例以及池塘中套养高档水产品等。 四.努力降低饲料成本 在池塘养殖中,饲料费用约占养殖成本的50~60%以上,所以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但降低饲料成本不是少喂,而是要充分利用饲料,提高其利用率,促进饲料的转化,使饲料充分发挥生产效能。其主要措施是:要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资源,提高肥水鱼的产量、使用营养全面的质高价廉的配合饲料,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科学合理的投饵,努力降低饲料系数、优化池塘的水质条件,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 五.做好鱼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鱼病的防治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做好防重于治的各项工作。要根据鱼病与水质环境、病原体、鱼体的抗病力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生物、药物着手,认真做好改善池塘水质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消灭病原体等项工作,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是:加强防病力度,做好池塘、鱼种、工具的消毒,搞好水质调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地改善水环境,定期进行鱼病预防,其次是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发现鱼病积极治疗。 总之,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必须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地提高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