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贝类混养 防御赤潮进犯

2024-12-15 15:3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海藻与贝类混养,相当于在大海建一个“污水处理厂”。3月17日在汕头市举行的海洋藻类科技发展论坛上,汕头发展海藻贝类养殖业形成全国少见的海洋生态链的新模式引起国内专家重视。据介绍,汕头率先在国内发展海藻贝 ...
海藻与贝类混养,相当于在大海建一个“污水处理厂”。3月17日在汕头市举行的海洋藻类科技发展论坛上,汕头发展海藻贝类养殖业形成全国少见的海洋生态链的新模式引起国内专家重视。据介绍,汕头率先在国内发展海藻贝类混养实现一举两得,不仅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而且对修复海洋生态有着积极意义。有专家认为,赤潮近年为何不敢进犯汕头海域,这与当地发展海藻贝类混养消化海水污染有着莫大关系。

  海中建成天然“污水处理厂”

  据汕头市科技局张平副局长介绍,汕头市辖有海洋功能区域105万平方公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很大潜力。上世纪90年代,汕头市科技部门开始有意识引导渔民在大海放养龙须菜、江蓠等海藻类,目前,仅南澳岛就有近2万亩龙须菜养殖基地,澄海莱芜至南澳县一带有5000多亩坛紫菜养殖基地,另外还有汕头市濠江区的江蓠养殖片区,并形成牛田洋的河口生态模式、濠江区的鱼塭模式和南澳岛的海湾模式。

  有关人员发现,由于海藻对海水具有的天然净化作用,养殖区出水池的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在南澳岛,当地渔民尝试对龙须菜和太平洋牡蛎进行“间插式”混养,既为渔民增加创收机会,又相当于在大海中建一个巨型的污水处理厂,有效净化海水污染。

  赤潮罕至藻类应记一功

  目前南澳岛仅放养龙须菜一个品种就解决了5000个渔民的上岸就业问题,每年可带来两三千万元的效益。据介绍,海中生长的藻类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消化海水饱含的碳、氨、磷、硫,而贝类在食用海水营养的同时吞食一些小藻,不停地消耗溶解养分,从而维持了海洋生态环境。像江蓠等可吸收海水中的有害元素,明显改善水质,解决海水富营养化问题。

  专家介绍,在国内其他地区赤潮都与海水养殖相伴相生。汕头1998年曾发生一次赤潮,但自1999年引进龙须菜之后附近海域就没有出现过赤潮,这应为海洋藻类养殖记上一功。

  藻类深加工市场前景大

  笔者从汕头市科技局了解到,通过在大海发展养殖藻类进行深加工,还可以有很大的经济产出。前些年每公斤龙须菜的干品市场售价只有0.6元至1.6元,专家建议,若深加工成琼胶等工业食品原料,价格立即可以翻几十倍。国外目前正在开发利用从海藻中提炼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用途。海藻类里还含有许多一般植物没有的物质,深加工后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行业等,市场前景很大。 

  ■小资料

  龙须菜在海水中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在汕头海域放养的海藻包括龙须菜和紫菜。其中仅南澳岛就有近2万亩龙须菜养殖基地。龙须菜是江蓠属的一种,是一种温带性红藻,其含胶量是目前已知可养江属海藻中最高的一种。它既是提取琼胶的原料,又可以作为鲍养殖的优质饲料和人类的绿色保健食品。同时,龙须菜栽培还能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净化海区环境,减缓赤潮的发生。研究表明,龙须菜在浅海鱼类和贝类养殖系统中具有生物修复作用。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