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

2024-12-14 12:1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当前叉尾回养殖在全国各地已掀起热潮,笔者从事过多年的苗种培育,现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把鱼苗养成4—5厘米的鱼种,时间的长短由饲养技术条件决定,一般25—30天。鱼苗培育可采取流水水泥 ...
当前叉尾回养殖在全国各地已掀起热潮,笔者从事过多年的苗种培育,现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是把鱼苗养成4—5厘米的鱼种,时间的长短由饲养技术条件决定,一般25—30天。鱼苗培育可采取流水水泥池或一般池塘培育,前者一般在小型生产中采用,后者使用于大规模生产。下面着重介绍肥水发塘鱼苗培育方法。

(一)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消毒:鱼苗池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苗的饲养效果,因此鱼苗池应选择注水排水方便、地形整齐、池埂牢固、土质好、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光照充足的鱼池。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0.8—1米比较合适。鱼苗下池前15--20天,先要作好培育池的清整和消毒工作,以彻底清除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给鱼苗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以利于鱼苗的成活和生长。进行这项工作时,先应将池水排干,捕去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整平池底,清除池中杂物和池埂杂草,加固池埂,堵塞漏洞,然后暴晒3—5天,回水3—5厘米深才进行池塘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及用量分别是:生石灰50—75公斤/亩,茶粕20—30公斤/亩或漂白粉含有效率30%以上5—10公斤/亩,其中以生石灰效果最好。

(二)施放基肥:鱼池清整消毒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要培养天然饵料,应在池中施放基肥,方法是先向池塘注水70—80厘米,然后全池泼洒粪便或在池角施放绿肥,每亩可割青蒿300—500公斤,把水质控制在绿豆青色或黄绿为宜。

(三)鱼苗放养:施放基肥7—8天后,如天气正常,即可准备放养鱼苗。鱼苗放养前应先用密眼网将清塘后池中繁殖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杂鱼清除,然后放数尾活鱼试水,只有在证实毒性已消失后才能放养鱼苗。下塘注意装鱼苗的容器与水温的温差,两者应2度左右,若温差过大,应调节容器水温,使其接近池水温度,然后才放鱼苗下塘。放养密度应根据鱼苗、水质、鱼池条件、饲养技术等情况灵活掌握。鱼苗体质好,水源方便、饲料供应充足、鱼池条件好、饲养技术水平高的,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一般以每亩放养2—5万尾比较适宜。

(四)鱼苗投喂及日常管理

1、投饵:鱼苗下池2—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因此不需要投饵,以后随着天然食物的减少及鱼体的长大,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是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等做适当调整,以投饵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为减少饲料的浪费,投喂前最好先将配合好的粉状饲料用水拌成团状,然后再投喂。

2、日常管理:鱼苗在饲养期间要加强日常管理,应经常巡塘,观察池鱼的活动情况及水质的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不测,在整个鱼苗饲养期间,池水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L以上,分期注水是提高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有效措施。鱼苗下塘后2—3天,开始人工投饲时,需向池塘注水10—15厘米升。以后每隔一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约10厘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水深1.2米左右,注水时在注水口应用密网过滤野杂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把水搅浑。

二、鱼种饲养

鱼苗养至4—5厘米时,体重已增加好几十倍,如果仍然在原池继续培育,就会因密度过大而影响鱼体的进一步生长。因此必须进行分离,而且由于这时鱼体仍然较小,对敌害生物的防御能力尚较弱,如直接投入大水面或成鱼池养殖,将会降低成活率,因此要将夏花鱼种培育为大规格鱼种,然后才可提供养殖成鱼之用。

(一)鱼池的准备:鱼种池要求的条件与鱼苗池相似,但面积要求大一些,以3—5亩比较理想,水深1.3—1.5米,鱼池的清整、消毒与鱼苗池相似,由于在这个饲养阶段的鱼种主要以人工投喂为主,因此不需要施放基肥,鱼池的清整及消毒工作应在夏花鱼种出池前一周全部完成。

(二)夏花的放养:夏花鱼种和放养时间一般在7—8月,放养方式有单养及与鲢鳙鱼种混养两种,且以混养较好,因为鲢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与斑点叉尾回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的大量出现而影响水质,又能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夏花鱼种如果经过长途运输,在放养前需用1%--3%的盐水做消毒处理后才能下池,放养密度应根据预期的出池规格及池塘条件等来确定,对要求出塘规格小,而且生产条件良好的、且有增氧设备等,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则要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根据试验,每亩放养1—2万尾夏花,同时搭配300—500尾规格偏小的鲢鳙夏花鱼,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三)投喂与日常管理

1、投喂:鱼种饲养期间,主要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配合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浮性或沉性均可。鱼种阶段的日投饵量也要根据水温、水质及鱼的摄食状况等随时作合理的调整。

2、日常管理:(1)每天早上或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按时测定水温、溶解氧,了解饲养动态。(2)适时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L以上,防止缺氧泛池。

3、作好防洪防逃工作,定期作好鱼病防治工作。

四、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回苗种期间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一)病毒性疾病

病原:斑点叉尾回病毒病(CCVD)

病状: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胀,并有淡黄色渗出液(腹水)。鳃苍白或出血,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如解剖检查则可以见到肌肉组织、肝、肾和脾有出血区。脾脏呈浅红色和肿大;胃膨大有粘液状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病鱼呈螺旋形游动,呆滞和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该病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水温30度时发病,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的鱼种,3-4月龄的幼鱼也会感染。病程一般为3-7天。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

防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水温可减少死亡率,但在生产上并不实用。故应从预防着手,注意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

(二)细菌性疾病

主要由气单孢菌、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屈桡杆菌感染引起。在病鱼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1、出血性腐败症

病原:嗜水气单孢菌

病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沾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防治:使用2PPM的土霉素溶液泼洒池水。每公斤鱼每天用土霉素50毫克或每百公斤鱼每天用大蒜头0.5公斤、食盐0.1公斤拌进饲料连续投喂5天。

2、爱德华氏病

病原:爱德华氏菌。

病状: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3—5毫米的损伤面积逐渐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患病的成鱼在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的气体。死亡的病鱼明显与肾脏、肝功能衰弱有关。发病后期难以治疗。

治疗:参照出血性腐败病。

3、柱状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病状:初期在病鱼躯干部、头部出现损伤,或鳍条有灰白点,并有轻微充血。当症状扩大时,则变成灰白色溃疡。皮肤完全被侵蚀、肌肉暴露。随着感染加深,导致鱼类死亡。另外感染鱼的鳍被腐蚀后,病原体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通常鳃丝末端开始有褐色的坏死组织,发展到鳃丝基部。真菌可作为继发性病原侵入这些病变部位。

防治:用1-3%的食盐水泡浴至鱼有不安状。

(三)真菌病

1、水霉病

病原:水霉

病状:被感染后的鱼,其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会长出或小或大丛的灰白色棉花状菌丝体。捕捞、产卵等操作造成的损伤或其它疾病引起的病灶通常会使水霉菌侵入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此病。

(四)寄生虫病

病原:鱼波豆虫

病状:寄生于鳃部和体表。被寄生部位由于分泌过多的粘液而形成一层灰白或带有蓝色的膜。有时会出现细菌继发性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此病,但在水温较低时危害较大。

防治:用0.3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

2、毛管虫病

病原:毛管虫

病状:寄生于鳃部,严重时鳃组织肿胀、贫血,有时腐烂。对鱼种和成鱼都能构成很大危害。

防治:用0.3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

3、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病状:小瓜虫病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如环境条件适于此病,几天内可使鱼全部死亡。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组织后,形成大头针头大小的小白点,肉眼可见。此病有季节性,春季水温20-25度时适宜小瓜虫病生长和繁殖。

防治:用生姜和辣椒熬成的汤汁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一次,1-3个疗程。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