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2024-12-13 12:2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和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但近年来的病害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虾病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对虾病害的主要原因对虾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理化 ...

对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和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但近年来的病害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虾病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对虾病害的主要原因

对虾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环境理化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

1、环境因素。主要是水质。水质恶化,许多重金属离子、有毒物质及亚硝酸盐等可直接危害对虾,使虾体变弱。水中因残饵或虾的粪便过多以及有机物污染等原因造成富营养化,一方面使某些浮游生物大量无限制地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种而产生生态平衡失调,严重时形成赤潮,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则因生物之间的制约作用减弱,加上有大量营养物质存在,促进了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而各种疾病会相继发生。另外,环境因素的改变也可直接引起对虾患病。

2、营养因素。对虾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必须从人工饲料或天然饵料中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元素、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素的缺乏会导致相应的缺乏症,降低虾体的抵抗力,使对虾容易患病。

3、管理因素。在对虾的人工养殖中,由于放养密度过高,除容易导致水质变坏外,对虾互相接触的机会较多,有利于病原体的传播,而且虾体之间互相干扰较大,可引起其生理机能失调,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此外,投饵过多可引起水质的污染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4、生物性因素。生物性致病因子又称为病原体。主要的有病毒(杆状病毒、节对虾杆状病毒、肠腺坏死杆状病毒、胰腺细小样病毒、虾呼肠孤病毒、头杆状病毒、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巴器官细小样病毒、虾桃拉综合症病毒)、细菌(弧菌、杆菌)、真菌、寄生虫等。

二、防治对策

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虾体、环境以及病原体之间的关系。虾体主要是指虾的抗病力;环境主要是水环境;病原体则为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针对上述的致病因素,病害的防治对策如下:

1、治理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即排人近海水域,导致近岸水域的水质恶化,直接威胁着对虾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做到无害化排放。

2、科学投饵;保证饲料质量。许多对虾养殖场使用的人工饵料质量差,在水中的稳定性达不到要求,加之采取不尽合理的投饵策略,结果使相当数量的饵料投喂后不能被对虾利用,反而污染水质。提倡多用营养全面,水中稳定性好的配合饲料,不用霉变和过了保质期的配合饲料。投饲要坚持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和少量多次的方法,投饲量一定要计算准确,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宁少勿多。

3、采用适宜的养殖模式,改善养殖环境。目前我国对虾养殖模式有:①传统的池塘纳潮养殖模式。但池塘构造大多比较简陋,水位也较低,养殖品种单一,密度过大,依潮差纳水和排水,不易清塘,易造成池塘老化和水质交叉污染,容易导致虾病的爆发。②虾与鱼、贝、蟹混养养殖模式,可充分利用水体,有利于清除残饵和病虾,可起到改善水质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作用,但必须注意交叉感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混养种类很重要。③海水淡化养殖模式和卤淡水养殖模式,主要应用于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也是目前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模式。高位池精养模式具有排水清淤彻底、晒底容易、底质保持良好等优点,可减少病害的发生,是较理想的养殖模式,但此种养殖模式投入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

4、消灭或控制病原体,阻断传播途径。包括彻底清淤消毒,改善虾池底质;选用无特异病原(SPF)虾苗;合理的放苗密度;病虾的及时处理及严格检疫等。

虾池经过几年的养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每年以5cm~10cm左右的速度增厚,池底成了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繁殖地。因此,彻底清淤消毒是预防虾病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尽量将各种有机物和污泥从池中搬走,清除表层15cm~25cm。也可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塘底隔离病原体。

5、提高对虾的抗病力。高质量的虾苗和优良的养殖环境是提高对虾抗病力的根本保证。要创造良好的培苗环境来培育高质量的虾苗。在配合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和多糖类等一些免疫增强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对虾的抗病力。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