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鳟鱼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

2024-12-13 11:37|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31| 评论: 0

摘要:   摘要:目前鲑鳟鱼类病害主要包括病毒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真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等几大类。本文着重介绍了这几类鱼病的病原、传播途径、症状及其防治。    关键词:鲑鳟鱼类;疾病;防治  鲑鳟鱼类是目 ...

  摘要:目前鲑鳟鱼类病害主要包括病毒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真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等几大类。本文着重介绍了这几类鱼病的病原、传播途径、症状及其防治。

  

  关键词:鲑鳟鱼类;疾病;防治

  鲑鳟鱼类是目前人工养殖的名贵鱼类之一,属肉食性鱼类。其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它是世界性的主要养殖冷水鱼类,一般均采用较密集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养殖,因而各种鱼病容易流行,主要包括病毒性鱼病、细菌及真菌性鱼病、寄生虫性鱼病这几大类。

  1病毒性疾病

  1.1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1.1.1病原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

  1.1.2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携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感染途径为鳃和口。

  1.1.3症状体重5g以上幼鱼多为慢性,死亡速度较慢,外观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肛门大多拖线状粪便,游动缓慢,摄食不良;体重5g以下的鱼苗多为急性,死亡速度快,病鱼活动迟缓,侧游或缓慢旋转游动后沉底,腹部膨胀,体色变黑,肠内无食物,充满透明或乳白色粘液,幽门垂具小出血点,肝、肾、脾贫血,发白,具坏死灶,胰脏组织细胞坏死,核固缩。

  1.1.4流行与危害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幼鱼。开食2月龄的苗种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一般开食后7周开始出现死亡,较大鱼苗首先发病,20周龄以上幼鱼一般不再发病。发病水温为10~15℃,水温在10~12℃时死亡率可达80%~100%。该病潜伏期与鱼大小及水温有关,鱼越大潜伏期越长;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病后存活鱼为病原携带者,通过粪便、尿、精液等传播病原。

  1.1.5防治不使用带病原的亲鱼繁殖幼体;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及卵;采用独立水体进行产卵、鱼苗孵化、培养;鱼苗、鱼种应放置于渔场最上游,以防止水平传播;防止水源污染;病鱼及死鱼应及时销毁;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mg/L消毒15分钟。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

  1.2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1.2.1病原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1.2.2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1.2.3症状该病往往在鱼苗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一般感染后7~14天发病。病鱼游动迟钝,旋转活动,有时沉底,体色变黑,腹部膨大,鳍基充血,肛门悬挂不透明、粘液状粪便,体侧肌肉呈“V”形出血。慢性病鱼眼球往往突出。解剖观察:鳃丝褪色、贫血,肝、脾、肾呈贫血状,较大鱼胃中具乳白色液体,肠壁出血,肠管内具血色液体。主要病理变化为前肾及脾脏造血组织严重坏死,严重时肾小管、肝脏和胰脏也具坏死病灶。另外患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鱼肛门所拖粪便较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鱼所拖粪便更粗、更长。

  1.2.4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鲑科鱼类虹鳟、大麻哈鱼、河鳟等鱼苗及当年鱼种。发病水温4~13℃,8~10℃时发病率最高,15℃以上停止发病,2月龄以下鱼苗在水温10℃时死亡率达100%,2~6月龄鱼种死亡率大于50%,大于7月龄鱼种死亡率约为10%。近年发现体重在7~100g的虹鳟也有发病案例。

  1.2.5防治养殖设施及工具严格消毒;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1%有效碘)50mg/L浸洗15分钟,但当pH显碱性时可将浓度提高至60mg/L,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功效降低;病鱼彻底销毁;鱼苗池设在孵化场最上游。将病鱼池水温提高至17~20℃可控制病情严重恶化。

  1.3病毒性出血败血病

  1.3.1病原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

  1.3.2传播途径水为传播媒介,通过亲鱼垂直传播,另外池底淤泥及无脊椎动物为其水平传播途径。

  1.3.3症状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三种。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最后转为神经型,但三种表现型不易明确区分。急性期鱼体表现为体色发黑,死亡量大,鳃苍白具出血点,眼周可见出血点,体内脂肪组织、生殖腺、肌肉、肠系膜有出血点,肝脏色淡,肾脏变薄充血。转为慢性后,死亡下降,体色更黑,眼球严重外突,贫血更加严重,尤其是鳃及肝脏显示严重贫血,鳔及肾脏肿大,腹腔充满积液,使病鱼外观呈腹腔膨胀样。转为神经型后,病鱼作旋转运动,有时急剧挣扎后沉底。内脏严重贫血,体表出血症状不明显[1]。

  1.3.4流行与危害主要危害鱼种及5龄以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9cm才发病。流行于冬末春初,水温6~12℃发病多,14~15℃发病少,累计死亡率可达80%,当水温变化及操作鱼体后易发生。

  1.3.5防治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与卵;一旦发病,将全场鱼销毁,池塘消毒三个月后,再重新放养健康鱼。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细菌及真菌性疾病

  2.1水霉病

  

  2.1.1病原为藻菌纲内的水霉(Saprolegnia)、绵霉(Achlys)、丝囊霉(Aphanomyces)、腐霉(Pythiam)等霉菌,它们都具有细长的菌丝,其菌丝的一端着生于鱼的皮肤组织里,吸取营养,另一端大部分伸出体表,形成灰白色棉纤维状绒毛。其无性生殖是由菌丝形成厚垣孢子或由动孢子囊产出游动孢子。有性生殖则由菌丝生出藏卵器、藏精器,精子与卵球结合产生卵孢子。

  

  2.1.2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动孢子从鱼体伤口侵入,吸收皮肤养料,向外长出棉毛状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病鱼食欲减退,瘦弱而死。孵化中的鱼卵也常感染霉菌,绒毛状的菌丝会把鱼卵粘成一团,造成鱼卵大批死亡。鲑鳟鱼类的卵孵化时间较长,更易遭受其危害。

  2.1.3防治水霉菌基本上属于腐生性,在鱼的伤口寄生,多数情况下是继发性病原体,健康色体通常不被侵染。在鱼卵孵化中,也是首先侵入死卵及未授精卵,然后波及好卵。因此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操作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注意放养密度,改善鱼的生活环境,提高鱼的生活力是预防肤霉病的重要条件。在鲑鳟鱼类孵化过程中需先剔除死卵;10%复方皮维碘溶液(10%聚乙烯吡咯酮碘PVP-1)。该药含碘量为0.9%~1.1%,按含有效碘1%计算,每10公斤水加入50ml复方皮维碘溶液(即600ppm),浸洗5万粒卵(高白鲑可洗10万粒卵),时间为15分钟。对病毒、细菌、真菌都有效。

  2.2烂鳃病

  2.2.1病原由粘细菌侵入鱼的鳃部而引起鳃丝出血,腐烂。

2.2.2症状病鱼常离群独自漂游,在水面多在水面或出水口处缓游,行动缓慢,严重者赶也不走,食欲减退或不吃食,体色发黑,严重时身体失衡,腹部翻转向上。肉眼检查,发现病鱼鳃丝腐烂或鳃小瓣缺损,粘液明显增多,鳃色变浅,严重时菌体覆盖鳃表面,使鳃丝粘结成棒状。丧失正常呼吸能力而死亡。

  2.2.3防治强氯精0.3~0.4ppm全池泼洒;3~4ppm的土霉素全池泼洒;用适量的土霉素拌药饵投喂,如内外结合效果会更好;用2%的食盐水浸洗病鱼10分钟;500ppm硫酸铜溶液洗浴30秒钟;100ppm硫酸铜溶液洗浴5分钟。

  2.3烂鳍病

  2.3.1病原主要是由屈桡杆菌引起的。

  2.3.2症状水温15℃以上时容易发生,发病时先是背鳍或尾鳍外缘的上皮组织增生呈灰色,随后向基部扩展,最后鳍条分散,残缺不齐,严重者影响吃食,甚至死亡。

  2.3.3防治在饲料中添加VA和VD(每百公斤饲料VA70万,VD5万国际单位);在饲料中加喂1%左右磷脂;500ppm硫酸铜溶液洗浴30秒钟。

  2.4弧菌病

  2.4.1病原多数学者鉴定为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属弧菌科,弧菌属。

  

  2.4.2症状眼球突出、出血等,肌肉出现出血呈火烧伤状,患部肿胀、糜烂、坏死。鳍基部、体表、口腔、肛门出血。肠壁充血、发炎。肝脏出现血斑,脾脏肥大,肾脏肿胀。

  2.4.3防治土霉素类药物拌饵投喂,每100kg鱼体每天给药2~8g,连续1周;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1.2ppm浓度。

  2.5内脏真菌病

  鲑鳟鱼类内脏真菌病国外有多次报导,Davis、田代等分别于1940年和1977年报导了发生于美国及日本歧阜县的两种水霉属真菌引起的内脏真菌病。

  2.5.1病原Davis将分离的水霉定为新种(Saprolegniuinvaderis)。Scott(1964)则认为是多子水霉(S.ferax)的变种。烟井等研究了日本歧阜的内脏真菌,在萨布罗琼脂上发育旺盛,一周后产生白色气生菌丝。在水中麻籽上培育,经数日在伸长的菌丝末端形成动孢子囊,产出两游动孢子,由其形成的孢子直径为10~12μ。菌丝经一周时间培育,形成藏卵器及藏精器,不久形成卵孢子。该菌的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特征完全与S.dielina相吻合,故定为S.dielina。

  2.5.2症状病鱼一般腹部膨满,腹部体表具红斑,解剖腹部可见内脏团表面覆盖细的菌丝,胃、鳔、肝有红斑。最初感染胃部,在胃内充分发育,菌丝穿越胃壁,在腹腔内发育,引起腹水,并侵入附近器官以及腹膜、肌肉。病鱼死后,菌丝伸出腹壁。

  2.5.3防治10%高锰酸钾等能够阻止S.dielina发育,用此种药物来消毒鱼池可以减少真菌的感染。

  2.6肠道真菌病

  2.6.1病原为接合菌纲,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属真菌(Basidiobolussp.)其菌丝较粗壮,宽10~13μ,长约150μ,最长达400μ,有分技和隔膜,但不明显。分生孢子圆形,直径15.5~16.3μ,在萨布罗琼脂上发育旺盛,但不产生气生菌丝,菌丝宽23~26μ,不透明,不久则相互接合,产生直径33~36μ,壁厚3~4μ的接合孢子。随着发育时间延长,菌落面积扩大,颜色由乳白色变为淡褐色,菌落中央隆起,形成放射状皱褶,中心破裂成粗糙的颗粒状。

  2.6.2症状病鱼前腹部及肛门前部明显膨胀,形成两处白色突出部,病鱼因肛门堵塞不能排便,不久便死亡。死后腹壁很快烂穿,内脏外露。解剖检查病鱼,可见到胃肠外包有一条白色粘稠的脂肪状物质,肠道变粗,色白,肠壁变薄,内部充满菌丝及其分生孢子,肠道末端尤为密集,少数病鱼胃内也有菌丝分布,但末见侵染腹腔及其他器官。

  2.6.3防治曾采用土霉素及灰黄霉素、等抗真菌药物拌饵投喂均未奏效。经药物筛选试验,筛选出制霉菌素、大黄对蛙粪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7鳔真菌病

  Ross于1975年报导美国的几个鲑鳟鱼孵化场虹鳟、银鲑鳔内寄生的真菌病。

  2.7.1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草茎点霉(Phomaherbarum),其菌丝具分枝及隔膜,长约50~100μ,宽2~3μ。萨布罗琼脂上的新培养物呈浅黄色,随着菌体老化逐渐变为浅粉红色,终至黑色,生成分生孢子器,并由其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

  2.7.2症状患病鱼多为鱼苗和鱼种,病鱼游泳失去平衡,肛门肿胀,鳍出血和皮肤损伤,早期仅损伤鱼鳔,在鳔前端出现一些l~2mm大的白色区,最初感染部位在鳔管一带,继而鳔腔充满菌丝,鳔壁上皮增生,不久鳔壁被破坏,从而侵染附近内脏器官,有急性炎症反应或慢性肉芽肿,受害内脏有淤血点和坏死区发生。

  2.7.3防治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进行预防,加强平时鱼池管理,必要时每月全池泼洒1次漂白粉(浓度为1ppm)。

  2.8鱼醉菌病

  本病最早在上世纪末于欧州的养殖虹鳟中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太平洋沿岸鳟场有所流行,六十年代后日本也陆续存过报导。

  2.8.1病原为藻菌纲的霍弗鱼霉,(Ichthyophonushoferi),也有少数学者将其归入微孢子虫类。寄生于鱼体的鱼霉有两种形态,一种为直径数1μ至200μ大小不等的多核球状体,另一种则是由其萌发出的粗而短的菌丝体。

  2.8.2症状该菌宿主范围较广,海、淡水鱼都可感染,大都寄生于心、肝、肾、脾等内脏器官,也有寄生于肌肉皮肤者,据寄生部位不同,症状多有差异。在欧洲,往往寄生于虹鳟鱼的神经系统,病鱼失去平衡,游泳失常,故得名鱼醉菌病。也有寄生于雌鳟卵巢,而形成不孕症。日本报导的虹鳟鱼醉菌病,则大都寄生于肝、肾脏、在肝、肾上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灰白色结节,肝脏肿大,达正常肝的1.5~2.5倍,肝色变浅,日本静岗县发生的鱼醉菌病,肾脏显著肿大,并有密集的结节,而且引起腹水,腹部膨胀。

  2.8.3防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在美国对感染初期的病鱼,有用2-苯氧基乙醇进行防治的报导,方法是:在每升养鱼用水中加入1%浓度的药液10~20ml,同时投喂用1%药液浸泡的饵料。此外,也有采用青霉素腹腔注射。

  3寄生虫性鱼病

  3.1小瓜虫病

  3.1.1症状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即脓泡。群集进口处,急躁不安,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大批死亡。

  3.1.2防治250ppm甲醛洗浴1小时,可连续1周,见好转就停;亚甲基蓝0.3~0.4mg/L停水泼洒,2小时后恢复流水,隔1天1次,连续3次效果好。

  3.2车轮虫病

  3.2.1症状病鱼急燥不安,呼吸困难,在池底或池角集群,食欲减退,可大批死亡。

  3.2.2防治0.4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体积比为3:2)浸洗20~30分钟,不能全池泼洒,这样不安全。

  4小结

  

  总之,要做好鱼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经常注意观察鱼的摄食、体色、生长等状况;发现病鱼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在鱼病流行季节尽可能地消除各种隐患,及时消毒清池,配制好药饵,做到以防为主。只有抓好了鱼病防治,才能保证渔业生产上台阶、上规模,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