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鱼类增重的关键时期。为保证成鱼稳产高产,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饲喂。夏季鱼类生长速度最快,增重十分明显,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应充分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从6月至9月应逐步增加饲料投喂数量,实行强化饲喂。日投精料量为鱼体总重的5%一7.5%,每天分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一次;青饲料日投喂量与鱼体总重相等或略低,亦分两次投喂。有条件的池塘还应加投鲜活贝类或蚯蚓一次、饲料投喂量还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低温阴雨天应少投或不投,或两次减为一次,以免造成浪费并污染水质,精饲料以投喂后40分钟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度,否则为超量。相反,若天气晴朗,水体溶氧量高,鱼类摄食旺盛,则应适当加大投喂量,以确保其生长之需,达到最佳增重效果。 二、科学施肥。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应科学施肥,培肥水质。初夏以施有机肥为主,每7一10天施肥一次,并辅以少量氮、磷化肥,进入7月份以后应停施或少施有机肥,改施化肥为主,并且氮、磷、钾合理搭配。其施用量根据气候,水质等综合因素确定,保持池塘水透明度为25cm一30cm,若水色过浓,透明度过小,则应减少施肥量或推迟施肥时间,让透明度增加,水色变淡。若气候闷热或阴雨连绵,鱼类食欲不旺,或暴发鱼病,都应少施或停施肥料。鱼池施肥还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每5-7天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水面(以水深1m计)施尿素2.5-3kg,磷肥5-6kg,混合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保持水色为黄褐色或油绿色,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为鱼类创造最佳生态环境。 三、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很快,而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也多,水质恶化机率高,加强水质调控、管理尤为重要。 1.每隔7-10天放掉部分老水加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15-25cm,池塘水深最好保持在1.5-2.5m范围内。 2.保持水体的酸碱度为pH值7.5-8.6之最佳状态,以利鱼类快速生长。养鱼池塘要经常用PH试纸测试其酸碱度,若水质偏酸,可施生石灰加以调节,用量为每亩用生石灰20-25kg,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每15-20天施一次。 3.及时清除残饵及其他污物,尤其要严格控制投饵量,既避免浪费又减少污染源。池底淤泥较多的应定期搅动,加速物质的循环代谢作用,改善水质条件。 4、合理使用增氧机。晴天午后2-3时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夜间开,万一发生鱼浮头就立即开,避免因水体缺氧而致鱼类窒息死亡。 四、鱼病防治。夏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应根据"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搞好鱼病防治工作。食场和饲料台应每7一l0天清理一次,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水泼洒消毒。严禁投喂霉变饲料,水草应先用6ppm漂白粉溶液浸泡半小时再投喂,粪肥类应经发酵腐熟后施用,每100kg粪肥应加0.25kg漂白粉拌匀后再施用。鱼病流行之前应用1ppm的漂白粉溶液或者20ppm生石灰溶液或0.3-0.4ppm90%晶体敌百虫溶液或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消毒。投放鱼种应先消毒后下池。 五、密度控制。夏季鱼体增重快,相应的池塘内鱼的密度迅速增高,应将已达商品规格的鱼捕捞上市销售,降低密度。减少了"泛塘"的风险,便于留池鱼类的快速生长,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同时可适量投放苗种,为来年培育大规格一龄鱼种。 六、防汛抗洪。夏季是洪涝灾害的非常时期,应加强防洪抗涝工作。雨天要昼夜巡逻,防止大雨冲毁池塘堤坝,造成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