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养缢蛏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4-12-9 11:4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63| 评论: 0

摘要: 1、塘养缢蛏体色(壳)易发黑  塘养缢蛏虽味美体肥,但壳常有黑色,分析原因主要有(1)围塘养殖时间较长,底质淤泥过多;(2)养殖中过量使用鲜活饵料,使蛏涂过肥变质;(3)由稻田、桔地、棉地新改的围塘,原有 ...

1、塘养缢蛏体色(壳)易发黑

  塘养缢蛏虽味美体肥,但壳常有黑色,分析原因主要有(1)围塘养殖时间较长,底质淤泥过多;(2)养殖中过量使用鲜活饵料,使蛏涂过肥变质;(3)由稻田、桔地、棉地新改的围塘,原有的土地因长期使用化肥,已使泥质老化发黑。缢蛏的壳色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出售价,因此我们一方面努力增加肥满度、缩短其生长期、提高单位产量,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该产品的品质,以增加收入,无论是从外表到内在的营养及各种指标都要符合国家标准。

  实践中发现可采用以下措施避免:(1)蛏涂放养前经过充分的曝晒、深翻细耕,一者可改善底质环境,二者柔软的土更适于缢蛏潜居生长;(2)经常性使用生物制剂来改良水及底质环境;(3)围塘不似海区,其由于底质自然改良能力差,养成过程中适当干晒蛏涂有利于改良底质环境。

  2、塘养缢蛏易受浮苔侵害

  我们经常发现围塘易发浮苔,而一但有苔,势必影响缢蛏生长,尤其是蛏涂上的浮苔,不但能抑制缢蛏生长,而且能堵住缢蛏进排水孔致使缢蛏死亡。浮苔的生长主要是因围塘透明度大,浮游生物量少所致。可采用办法:(1)坚持培养水质,保持透明度30~40厘米;(2)多用物理方法去苔,用人工捞取,以及用机船在围塘里翻搅,搅混池水增加浑浊度减少苔的光照,来抑制苔生长;(3)合理使用克苔药物,按说明书要求用药,一定要计算好水体有效面积,掌握浓度。

  3、水位对塘养缢蛏有一定影响

  缢蛏有栖埋习性,其潜入涂泥的深度随着贝壳长增加而加深,其天然生活在海域滩涂潮汐带中,水位变化大,而围塘塘养缢蛏水位基本无变化,且少日晒,我们发现高涂的比低涂的生长要快,究其原因,涂位高,表层水活动能力较底层强,有利于缢蛏滤食,且浮游生物饵料丰富,低位涂,水体交换能力有限,且养殖中由于残饵沉积易使底部水质败坏、有害菌大量增生,影响缢蛏正常生长。故建议:围塘蛏涂要做在塘的中上层,涂沟要深,要经常维护。

  4、人工饵料对缢蛏的影响

  天然中缢蛏的摄食属滤食性,对食物无严格的选择性,只要颗料大小适宜即可。其摄食活动受潮汐的限制。缢蛏食料种类以骨条藻为最多,占饵料生物的91.5%,其次为舟形藻、圆筛藻、摄氏藻、重轮藻。除了活饵料外,缢蛏还摄食有机碎屑、泥砂颗料等。人工饵料目前以有机碎屑为主,配合饲料使用不多,然大量用人工料虽能短时间内加快缢蛏的生长,但一方面易造成残饵过多水质败坏,另一方面由于严重改变缢蛏生活习性,易爆发疾病。建议在浮游藻类不足情况下,适当投喂人工料。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