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泥蚶养殖技术

2024-11-29 12:3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一、泥蚶习性泥蚶活动能力差,不能潜入较深的泥层里生活,喜欢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低潮线泥涂上,营浅埋生活。活动是依靠斧足的伸缩在涂面上匍匐运动。泥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适 ...
一、泥蚶习性泥蚶活动能力差,不能潜入较深的泥层里生活,喜欢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低潮线泥涂上,营浅埋生活。活动是依靠斧足的伸缩在涂面上匍匐运动。泥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适温范围为2.5—38.5℃,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5~28℃。泥蚶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能力随个体大小而异,成蚶适应范围1.008~1.022,最适范围为1.010~1.014。低于1.004时会造成死亡。泥蚶是滤食性摄食的,饵料组成有:有机碎屑、浮游硅藻、底栖硅藻、舟形藻、曲舟藻、菱形藻、骨条藻、圆筛藻、重轮藻、海发藻及小型浮游动物(如拟铃虫、薄龄虫、网纹虫等)。二、泥蚶滩涂养殖技术滩涂泥蚶养殖可分为中间培育和成贝养殖两个部分,即从2万~3万粒/千克的稚贝培育到500~1000粒/千克苗种,再将苗种养成到商品贝(规格为60~160粒/千克)。

1. 场地选择要求底质20~30厘米的软泥,一般每潮能干露1~3小时,表层有黄褐色的“油泥”,但腐殖质不宜太多,海水比重在1.008~1.020为宜。蚶塘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堤坝、缓冲沟、挡水坝、水门及塘面(蚶田)。堤坝高矮应根据海区而定,一般土坝高50~100厘米,基宽3米,上顶圆滑,把蚶田围起,土坝有一排水口,坝内四周为环沟,中间为蚶田,高度低于土坝20—30厘米。缓冲沟宽0.5~1.0米、深0.2—0.3米,防止泥土堆积到塘面,造成蚶死亡;挡水坝修在水门内侧,一般高60厘米、底宽150厘米、坝面宽60厘米,防止潮水直冲塘面;水门是潮水进出的通道,其控制塘内水位,要用混凝土或石料构建,以免被水冲塌。蚶田每块面积以1~5亩为宜、略呈正方形,并顺潮水涨落方向将坝内的涂面划分为一畦畦宽5米左右的蚶畦,畦与畦之间留一小沟,作通道和排水用。然后在播苗前用2%~3%茶籽饼等毒杀敌害生物进行清塘。

2.放养密度每年在4、5、6月份播放苗种,中间培育,每亩放养10~15千克苗种(即500~1000粒/立方米),成贝养殖选用大规格(400~600粒/千克)种苗,每亩放养200~300千克(即100~150粒/立方米)。

3.日常管理

(1)做好防洪避淡工作:在雨季来到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蚶塘冲塌,引导洪水不流往蚶田。在内湾河口塘地,海水严重变淡,要及时把泥蚶移至外海区,待雨季过后再搬回。

(2)防暑、越冬:冬季水温低,应注意蓄水保温,经常检查堤坝,及时修复漏水,严寒期应增加蓄水深度。夏季烈日照晒到蚶田积水,水温急剧上升,致使泥蚶灼伤死亡,因而要及时维修蚶田,疏通沟渠,及时换水以及加大蓄水深度防暑。

(3)其它措施:日常管理以调水肥水、培养饵料生物为主。用复合肥每亩2千克,晴天泼洒肥水,也可直接投喂有机碎屑(如小鱼虾糜),秋冬季起捕前可用豆浆泼洒投喂。主要注意事项:一是放苗后,要检查苗种成活率情况,较早处理、及时补苗。二是观察其生长情况选饵投料,春、秋季是藻类贝类生长旺期,在投饵增肥的同时,关注水质变化,如施复合肥来提高肥力培养藻类,丰富贝类饵料,但此法易使池塘氮、磷超标,不宜多用,建议施用培水宝等带有藻种的渔用药物。三是进行养殖记录,规范操作,填写养殖日志,一可做帐,二可对照分析,三可丰富养殖生产日常生活。

4.消除敌害

在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池塘情况,蟹类、敌害鱼类、玉螺、短肌蛤等对泥蚶有害的生物要及时清除。但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应不用有机磷农药杀灭敌害生物。可采用人工驱逐、捕捉,及一些常规药物(强氯精、二氧化氯、茶籽饼)或低毒农药清除敌害生物。

5.病害防治

泥蚶是较好管理的经济贝类,但也有暴发性死亡,主要预防措施:改善塘底质环境为主,用生石灰20千克/亩泼洒,目前经常采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底质。及时刮除或手工捉除螺类、甲壳类等敌害生物,手工清除大型藻类,适量使用杀虫剂清除“涂刺”(裸嬴蜚)等。

6.起捕春节前后泥蚶最为肥满,血多味美,气温又十分适宜泥蚶贮藏和远途运输,是泥蚶收获的最佳时期。一般养殖规格在100~200粒/千克即可上市。泥蚶不潜入泥中,捕捞非常便利,收获的方法是退潮后用蚶耙将蚶集中刮入蚶袋中,冲洗干净即可。泥蚶上市前最好要进行净化处理,主要措施是:在滩涂或围塘等近海取水便利区域建一水泥池,池大小为10~20平方米、深0.5~0.8米,进排水系统分离,将泥蚶放入其中进行净化处理;在进水口设沙滤等净化设施,控制海水比重1.008~1.020,海水水质各项指标达无公害标准:净化时间控制在12~48小时。在销量大的隋况下,进行必要的抽检备案。泥蚶有毒、有害物、微生物指标、药物残留等达到无公害标准后再上市。摘自《科学养鱼》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