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态养殖虾蟹技术

2024-11-22 13:1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互利互生,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地推广较快,一般亩产稻谷250kg、河蟹50kg、青虾25kg,经济效益十分 ...
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互利互生,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地推广较快,一般亩产稻谷250kg、河蟹50kg、青虾25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稻田生态养殖虾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养殖的稻田要求选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好的田块,每块面积10亩左右。田内要挖环沟,沟面上宽4m、底宽2m、深1m,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数条横沟或十字沟,田间沟上宽25m、底宽1m、深0.75m,并与环沟相通,将开挖沟的土堆筑加宽加固田埂,并要压实夯牢,大块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田间工程要及早完成,并设置好必要的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及种植要求

 1品种:选择耐肥力强、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产量高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目前我地主要选用的品种为甬粳18号和粳杂宁67A/k1722甬优1号。

 2种植要求:要及早整平滩面,根据田的肥瘦程度,决定是否选用有机肥作底肥;水稻移栽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行,栽种密度为:株距25-30cm,每穴3棵秧苗。

 三、种苗的选择、暂养及放养密度

  稻田养蟹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密度为1500-2000只/亩;二是放养扣蟹,密度为800-1000只/亩。无论何种形式,都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来源于长江水系。一般4-6月下塘暂养在环沟内用网围一块,待秧苗栽插成活发棵后,撤去网围并加水,让蟹进入稻田生长育肥;

而虾种放养一般在插秧完成后马上进行,放养密度为3万尾/亩;同时可在蟹田中套养花、白鲢鱼种50尾/亩。

 四、饲养管理

 1投饵。根据河蟹、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搞好饵料

的组合,在喂养河蟹饲料的同时,适当投喂些青虾适口的配饵;同时每亩稻

田可投放200-400kg螺蛳,让其自然增殖,作为优质的动物性饵料。

 2水质管理。根据季节变化和天气水质变化及渔业生产的特点来管好水质。前期以加水为主,高温季节水位可加深到15m左右;无固定的的换水模式,因实行生态养殖,当饲料控制得当,一般水质不易恶化,换水量及换水次数均比常规虾蟹养殖少。

 3病害、敌害防治。水稻种植后,如无特殊情况,可不施肥、不施药、不除草;虾蟹下塘前,对环沟和田间沟要进行消毒,虾、蟹、鱼种苗也要消毒后下塘。对病害平时以防为主,每隔15-20天,每亩养殖沟用10-15kg生石灰溶化后泼洒,即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虾蟹生长所需的钙质;在敌害防治方面,除彻底清塘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消灭,同时进排水口要按置密眼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4日常管理。要坚持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一查水质状况,二查虾蟹摄食情况,三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四查病敌害侵袭。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8-9月份洪水汛期,要做好防洪、防风、防偷等工作。还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

 5捕捞上市:将达到规格的青虾实行轮捕上市;根据河蟹性腺发育成熟程度和市场价格安排上市;一般春节前后全部起捕结束,同时将达到规格的花、白鲢捕捞上市。

 6水稻收割:10月底11月初稻谷成熟后,可适当降低水位,用船收割装运稻谷,到场边再脱粒,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进入越冬。

 五、体会

 1种稻滩面一定要整平,否则会影响稻谷产量。

 2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可起到生物互助作用。利用虾蟹鱼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及排泄物促进水稻生长,同时虾蟹还能为水稻起到除虫除草作用;而水稻又为虾蟹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起到遮阳、水质调控等作用,而且还可起到增加栖息空间,减少互相残食,增加密度和产量。

 3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主要抓好养殖前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消毒和平时防病工作。一般不易发病,可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我地基本上做到水稻不施肥、不施药、不除草,虾蟹鱼只使用平时防病的常规药,所生产的稻谷、虾、蟹、鱼大受市场欢迎,价格也好于其它方式生产的。

 4一定要把苗种质量关,尤其是蟹种一定要选择长江水系品种。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