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常见病防治

2024-11-22 11:24|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1.出血病症状和病因: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曾在史氏鲟幼鱼(体重小于150克)中发现。治疗方法: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 ...
1.出血病

症状和病因: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曾在史氏鲟幼鱼(体重小于150克)中发现。

治疗方法: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力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E等。幼鱼长至150克后,疾病逐步减少。

2.肠炎病

症状和病因:病鱼腹部膨大,行动缓慢,不摄食,肛门红肿、突出,粪便中带脓,严重者脓中有血,无食欲,行动迟缓,死亡较快。剖开鱼腹可见局部发炎或全肠呈红褐色,肠里没有食物,肠壁弹性差。在患病严重时腹部膨大,有黄色粘液流出。鱼体体质较弱,摄入变质饲料而导致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⑴、对病鱼池泼洒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⑵、饲喂土霉素,头天5克/千克饲料,第2-6天喂3克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⑶、饲喂大蒜,0.5千克/千克饲料的大蒜汁(50克大蒜捣碎取汁)+25克/千克饲料的食盐,共喂3-6天。⑷、用0.6ppm漂白粉全池泼洒,1小时后换注4/5的新水;并保证每天换水1次。同时,连续6天投喂抗菌素药饵,每天100kg鱼体投放药物500mg,在药饵中加入适量大蒜汁,则效果更好。⑸、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3.烂鳃病

症状: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鳃上粘液增多,鳃丝红肿,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呈淡红色或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

治疗方法:⑴、对病鱼池泼洒15-20毫升/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浸泡1小时,隔天再用一次。⑵、饲喂土霉素,头天5克/千克饲料,第2-6天喂3克/s千克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⑶、饲喂大蒜,0.5千克/千克饲料的大蒜汁(50克大蒜捣碎取汁),共喂3-6天。

4.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鲟鱼发病后,吃食急剧下降,摄食量从发病前的每千克鱼摄食22g下降到8~10g(干重)。体外检查,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个别病鱼尾柄硬鳞基部有突出体外的充血泡;肛门红肿;鳃颜色较淡,呈花斑状。剖检腹腔内有淡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剖面有肉眼可见的油珠,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膜、脂肪组织、生殖腺及腹壁有出血斑点;肠内多无食物,肠壁及中肠以后部位螺旋瓣充血,后肠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

病因:对鲟鱼养殖条件认识不足,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低所造成。如水源较差,不能经常换水,且经常更换饲料等,导致鲟鱼生长缓慢,体质差,以至抗病力下降而染病。

治疗方法:由于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和鱼的感染都比较严重,,采取换水消毒和内服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⑴、换水消毒 无论病情严重与否,均先用“克暴灵”全池泼洒消毒,剂量为水深1m每亩用药25mg,同时消毒蓄水池,然后排水、注水。24小时后全场所有水体用0.1mg/L呋喃唑酮消毒。3日后再消毒一次。⑵、内服治疗 每100kg鱼每天用恩诺沙星20g拌饵,分四次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

5.水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仔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预防与治疗:⑴、运输、放养鱼苗和流水池清洗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擦伤。⑵、对染病鱼池用4千克/立方米的食盐或20克/立方米的土霉素+4千克/立方米食盐,浸泡1-2小时。⑶、饲喂土霉素,头天5克/千克饲料,第2-6天喂3克/千克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

6.脂肪肝

症状:患病鱼无明显体表症状,仅见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饵料系数高,解剖见肝表面有脂肪组织积累或肠管表面脂肪覆盖明显。

预防方法:⑴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维生素E。⑵降低饲料中的油脂含量。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