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育苗与养殖技术

2024-11-21 11:1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2003~2005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毛蚶人工育苗与底播放养技术项目,引进了高密度贝类育苗技术,稳步完善形成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浅海底播放养技术。平均单位水体育苗获得受精卵为2亿~4亿粒/立方米;壳 ...
2003~2005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毛蚶人工育苗与底播放养技术项目,引进了高密度贝类育苗技术,稳步完善形成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浅海底播放养技术。平均单位水体育苗获得受精卵为2亿~4亿粒/立方米;壳长300微米,壳高280微米,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40万~50万粒/立方米。现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放养技术简介如下:

一、水环境处理

育苗用水的控制:①主要解决好水源的清洁问题。避免纳潮时潮头水进入蓄水池。②海水须经充分沉淀,以保证蓄水池的水质清新与沉淀期间的专用化,从根本上杜绝蓄水池在毛蚶育苗期间暂养其它生物引起的污染。③蓄水池抽水龙头须固定浮在水表层。一级沉淀水经沙滤二级沉淀后,再经30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后进入育苗池。

二、单胞藻培养

1.藻种培养选择耐高温藻种: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引种原则:现场分离、提纯,经镜检达到鲜度、纯度、密度标准。

2.藻类培养一级瓶培养藻种,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方法。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水泥池中进行,均用漂白液消毒灭菌。达到亲贝入池时饵料的足量供应。

三、毛蚶育苗

1.亲蚶选择选择3厘米以上、2~3龄,贝壳无破损,蚶体饱满,性腺成熟度好的毛蚶,分别于5月中旬至7月中旬分四批购进亲蚶800~1000千克。

2.亲蚶采捕无污染源处就近采捕。采捕亲蚶网兜每个数量不超过5千克。运输途中淋水保湿,从采捕到运输4小时内完成。

3.亲蚶暂养运至育苗室的亲蚶经洗刷、解剖、镜检,淘汰已排放的蚶体。将亲蚶置于水深1米的网架上暂养,暂养密度80~100个/立方米。每日全量换水一次,投饵2~4次/日,以小球藻、塔胞藻混合投喂。塔胞藻:2万~5万细胞/毫升,小球藻5万~10万细胞/毫升。亲蚶培育日升温0.5~1℃,到24℃止。

4.产卵孵化镜检亲蚶雌雄性腺发育成熟,阴干、消毒、洗净后移入产卵池催产,微量充气,1~3小时可见亲蚶排放。产卵密度控制在40~50粒/毫升,此时移出亲蚶,洗卵2~3次,投抗生素2克/立方米,EDTA二钠4克/立方米。孵化时加大充气量10~15分钟,以搅动池水并及时捞出粘稠浮沫。停止充气后用人工木耙每半小时搅动池水1次,以防止受精卵下沉,堆积死角。

5.幼虫选育受精卵在水温24~25℃条件,18~20小时发育至D型幼虫,密集在水表面,此时恢复微量充气。选育时水位差控制在0.5米以内,如延长变态出现畸形超过30%即淘汰。D型幼虫完全变态2小时后及时选育。出水管直径4.5~6厘米,用350目筛绢网抄,接取上层优质D型幼虫移至培育池中。

6.幼体培育①密度:高密度罐培养密度控制在150个/毫升。培育池布苗密度:壳顶前期为10~15个/毫升,壳顶期7~8个/毫升,壳顶后期5~7个/毫升。②换水:前期为隔日倒池一次,后期为每日一次全量换水。③投饵:单投时叉鞭金藻1万~3万细胞/毫升,小球藻5万~10万细胞/毫升,塔胞藻0.5万~2万细胞/毫升。混合投饵按比例缩减,投饵次数为3~4次/日。

7.稚贝培养①投放附着基:选择聚乙烯网片做附着基。使用前用盐酸浸泡1~2天,过滤海水洗刷干净备用。当幼虫体长达240微米,壳上长出毛刺,眼点幼虫达10%以上,投入附着基,投放量为50片/立方米,附着密度3~5个/毫升。②附着后管理:幼虫附着期间投饵量逐日加大到5万~6万细胞/毫升(叉鞭金藻),每日全量换水一次。附着10天后,稚贝壳长500~700微米,移至海上中间暂养。③投药:幼虫附着前保持水体抗生素2克/立方米,EDTA二钠4克/立方米,附着后停止投药。

四、毛蚶稚贝海区中间暂养

1.打台筏当稚贝壳长0.5~1毫米时,把附着基装入60目网袋中,每袋稚贝约8000~10000粒。选择无污染、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打筏子100台(或用100亩虾池)、梗绳长130米,台筏方向与海水流向近于垂直。

2.暂养管理每个台筏间隔0.6~1米,系绑一吊蚶苗。每台100吊,每吊6袋。每日刷袋一次,遇风浪时及时刷洗网袋,每日整理网袋以保证台筏安全。随着蚶苗的生长,逐渐移到40目、20目、10目网袋中,并及时分苗换袋。

五、毛蚶底播放养

1.放苗10月中下旬进入海区底播养殖。采取船行作业,船与潮流垂直,呈蛇形慢行作业。要求人在船上撒播密度均匀。苗种壳长0.5~1毫米以上,要求颗粒均匀,无寄生物、无错壳。撒播密度20粒/平方米,平均规格约250~260粒/千克。

2.定期观测蚶苗密度超过20个/平方米以上即可疏苗,低于15个/平方米须补苗。保持苗种密度在15个/平方米。

3.防治敌害毛蚶敌害生物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下网捕获海星及虾蟹类。

4.捕捞技术毛蚶经育苗一中间暂养一底播养成约两年以上时间,成活率40%左右。自然海区一般捕获产量每百亩平均200千克,浅海底播放养每百亩平均收获1000千克以上。其捕捞技术依沿用渔船带蚶耙作业方法。捕捞时将蚶耙齿距控制在2~3厘米,以获得规格个体均匀的毛蚶。编辑:庞琪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