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大屯镇小营村进行革胡子鲶集约化养殖试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发展到20010米2;产量不断提高,一般流水养殖亩产在30万千克左右;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可年产成鱼800万千克,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利润在800万元左右。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放养前的准备 1.鱼池建设地点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建设地下池为好,这样养殖池既坚固又保温,养殖池为水混沙浆砖砌,砌砖宽度应在37厘米以上。养殖池面积一般在150-180米2,池深应在2米左右。鱼池一般为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1,池底略向出水口倾斜。 2.加温保温设施配备革胡子鲶耐低温能力差,当水温降到7℃以下,则开始死亡。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开始摄食,温度在20~35℃时摄食旺盛,生长速度最快。为保证鱼类正常生长,一般一个养殖池配备一台2米3左右的锅炉,用于冬季和早春加温。根据当地气温,一般进入9月下旬就开始锅炉加温,为减少水温散失,一般在养殖池上方用毛竹或钢管搭建成拱型支架,用塑料薄膜覆盖加以保温,使养殖池水温保持在20℃以上。 二、苗种放养 1.池塘消毒在苗种进入养殖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泡池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3千克左右。新建池浸泡10~15天,旧池浸泡2~3天,然后用清水冲净,即可进水放苗。 2.鱼种放养 (1)放养规格:要求鱼种规格整齐,大小一致。鱼种规格应在10厘米左右、尾重20克,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缩短养殖时间。 (2)放养密度:放苗时间一般在6月底7月初,水温较高且稳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200尾左右。苗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三、饲养投喂 革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食量大,日食量为自身体重的5%一8%,最大可达15%以上,如投饲过量,会产生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因此要掌握投饲的量。在成鱼养殖的早期阶段即鱼种下池时,以小杂鱼和鸡肠子为主,用绞肉机打碎,日投喂4次。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动物的下脚料不需要打碎可直接投喂。投喂量根据水温、鱼体规格、生长情况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饵2~3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投喂时间为上午6:00—7:00,中午11:00~12:00,下午5:00~6:00,以八成饱为原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四、日常管理 1.加强水的管理。管好池水是必须要做的日常工作,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由于放养密度大,投喂的饲料较多,水质易变坏。因此要求保持常流水,日换水量为池水体积的200%一300%,在投喂完饲料后一次性换完水,整个换水过程大概需要6—7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换水温差不要超过5℃,同时要及时疏通排水口,清除拦鱼栅附着物,确保水流畅通。 2.勤于巡池。观察鱼情、水情,特别是早晨、黄昏和下雨时,更要坚持巡池,观察革胡子鲶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3.养成期间要定时测量水温,做好记录,根据情况随时调节水温,使温差控制在3℃以内。要尽量避免浑水进入,防止偷盗,重点做好病害预防,确保成活率。 五、捕捞与销运 经过9个月的饲养,到下一年4月份,鱼体普遍达到了1.5千克以上,有的个体可达3~4千克。而此时鱼的价格普遍较高,便可捕捞上市,这样既满足了市场要求,又获得了较高的效益。 六、效益分析 笔者调查走访养殖户,每平方米产鱼400~500千克,按市场价5.2元/千克计算,产值2080~2600元,扣除苗种、饲料、水电、煤炭等成本开支,每平方米利润400~500元。现举一实例分析:沛县大屯镇小营村养殖户刘义龙,养殖面积为170米2,池深2.2米。去年8月投放苗种20万尾,规格520尾/千克,价格为15元/千克,苗种费用共计5769元;全期共投喂饲料38万千克,价格 为1.5元/千克,计57万元;从去年9月底到今年3月中旬用煤7万千克,价格为0.50元/千克,计3.5万元;水电费5100元,总成本61.58万元。共收获成鱼13.2万千克,价格为5.2元/千克,总产值68.64万元,扣除各项支出,获利7.0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