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
1.1 症状和诊断
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肠系膜及其脂肪有点状出血,出血的肠粘膜上皮一般不腐烂脱落,严重时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而后者肠壁弹性较差,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现紫红色,肠腔内一般无食物,而有很多淡黄色粘液或脓,肛门红肿,严重时镜检发现肠腔内有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1.2 防治方法
1.2.1 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
1.2.1.1 预防措施 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预防为主。预防上采用腹腔注射或背鳍基部注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每尾注射0.5-0.6mL,水温20℃以上,第4-5天可产生免疫力,一般免疫力可保持14个月,保护率可达90%左右。此外,在发病季节,每半个月泼洒150-220kg/hm²生石灰1次。
1.2.1.2 治疗方法 ①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d。②每100kg鱼用三黄药饵(大黄50%、黄柏30%、黄芩20%)500g,拌饵,连用3d为1个疗程,使用1-2个疗程,有一定效果。③每万尾鱼用4-5kg水花生、大蒜头合食盐各250g,用打浆机打浆后,拌米糠1.5kg做成药饵投喂,连喂5d。④金银花500g、菊花500g、大黄500g、黄柏1500g共研磨成细末备用,混合后加水适量,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1.13g/m³。
1.2.2 细菌性肠炎病
1.2.2.1预防措施该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临床上采取综合预防,彻底清塘消毒,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池塘消毒、鱼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投喂饵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措施。发病季节每月投喂中草药1-2个疗程,每100kg鱼每天用大蒜头500g,粉碎后加食盐100-200g,拌饵投喂,连喂3d为1个疗程;或发病季节按100kg成鱼,每周投喂1.5-2.0kg韭菜也可预防此病。
1.2.2.2治疗方法①用1g/m³浓度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3d,或用0.3g/m³优氯净全池泼洒;同时每100kg鱼用大蒜素0.5-1g,拌入10kg精料中投喂,每天1次,3d为1个疗程,连续用2个疗程。②每100kg鱼每天用干的穿心莲2kg或新鲜的穿心莲3kg,打成浆,再加盐50-100g拌饵,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d。③每100kg鱼用干地锦草250g、干水辣蓼250g,混合加水5kg,煎煮2h,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3d。④每100kg鱼每天用干水辣蓼250g,干铁苋菜250g(折合鲜草1kg),混合加水5kg,煎煮2h,取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3d。 2 鳃霉病、细菌性烂鳃病与寄生虫性烂鳃病
2.1 症状和诊断
三者外观症状基本相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后二者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严重时造成鳃组织损伤。发病晚期三者易区别,细菌性烂鳃病有“开天窗”,其余二者无。
如果无“开天窗”或处于发病早期,则要借助显微镜加以鉴别。若鳃丝腐烂发白带黄色,尖端软骨外露,并粘有污泥和粘液,镜检可见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酶免疫测定呈阳性反应,则可确诊为细菌性烂鳃病。镜检若寄生虫数量多,则为寄生虫性烂鳃病,若鳃丝末端挂着似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常为中华鳋病;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则为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或指环虫寄生虫病。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白,并略带有红色小点,多为鳃霉病,镜检可见病原体的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
2.2 防治方法
2.2.1 鳃霉病
2.2.1.1 预防措施 采用生石灰清塘,每月泼洒生石灰1-2次;经常保持水质清洁,不使水中有机物过多,适时加注新水;用混合堆肥代替大粪、牛粪养鱼。
2.2.1.2 治疗方法 发现鳃霉病的鱼池,迅速加注新水,或将鱼转移到水质较瘦的流动池水中。
2.2.2 细菌性烂鳃病
2.2.2.1 预防措施 ①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用量为150kg/hm²,保持池水pH8左右。②发病季节,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或大叶桉放在池中进水口或池塘向阳的浅水处沤水,隔天翻动1次。③6-7月份,每万尾鱼种(或每50kg鱼),每天用干水辣蓼粉500g或鲜草1500g;8-9月份,每天用干粉1000g,干粉加适量清水煮沸后持续30min,鲜叶先用粉碎机打碎后,再加水煎煮,将药液和药渣一起拌饵投喂。
2.2.2.2 治疗方法 ①全池泼洒1g/m³浓度漂白粉,或用0.3g/m³优氯净全池泼洒。②按500g大黄用10kg氨水(0.3%)浸泡12h,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2.5-3.7g/m³。③将五倍子捣碎,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浓度为2-5g/m³。④将干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生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沸10min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3.7g/m³。 2.2.3 寄生虫性烂鳃病
2.2.3.1 预防措施 方法同细菌性烂鳃病。
2.2.3.2 治疗方法 ①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浓度为0.3-0.5g/m³。②及时捞出病鱼,采用5%食盐水或1g/m³的漂白粉进行消毒,一般消毒时间尽可能长些,直到鱼不能忍受为止。③用苦楝树叶煮水全池泼洒,浓度为45g/m³;或用生韭菜45-68kg/hm²,捣烂后加盐1.28kg/hm²拌匀,全池泼洒,对车轮虫、隐鞭虫等有较好效果。 3 细菌性白头白嘴病与车轮虫病
3.1 症状和诊断
前者病鱼体色发黑,漂浮在岸边,头顶和嘴的周围发白(在水中症状明显,离水后不甚明显),严重时发生腐烂,取病灶处的皮肤镜检时可看到大量离散崩溃的细胞、粘液、红细胞以及群聚成堆、左右摇摆和少数滑行的粘细菌,该病常常发生于鱼苗和初期夏花阶段。后者有3种特例,症状与前者极为相似,一为孵化桶或孵化缸中的鱼苗被大量车轮虫寄生时,嘴在水面呼吸,呈白头白嘴状;二为饲养10多d的鱼苗被大量车轮虫寄生时,鱼成群绕池边游呈跑马状;三为黑仔鳗被大量车轮虫寄生时,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对于这两种疾病,运用显微镜观察就能加以区别和确定,并且车轮虫病不如白头白嘴病凶猛,死亡率也较前者低。
3.2 防治方法
3.2.1 细菌性白头白嘴病
3.2.1.1 预防措施 鱼苗放养的密度应合理、科学,及时分池,加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同细菌性烂鳃病。
3.2.1.2 治疗方法 ①用2-4g/m³五倍子,在水中浸泡30min后全池泼洒。②用2.5g/m³大黄,先将大黄放入20倍0.3%的氨水中浸泡过夜,然后将汁液全池泼洒。
3.2.2 车轮虫病
3.2.2.1 预防措施 鱼种放养前用10-20g/m³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min;每100m²水面放苦楝树或杨树新鲜枝叶2.5-3kg沤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每隔7-10d换1次新鲜枝叶。
3.2.2.2 治疗方法 ①用苦楝树枝叶(450kg/hm²)煎水全池泼洒。②用韭菜45-68kg/hm²,捣烂后加食盐1.35kg/hm²拌匀,全池泼洒。 4 鳞立病与鱼波豆虫病
4.1 症状和诊断
鳞立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身鳞片竖立像松果球,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当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在鳞囊内,也可引起竖鳞症状。一般用显微镜检查鳞囊液就可区别,前者有大量杆菌,后者有大量鱼波豆虫。
4.2 防治方法
4.2.1 鳞立病
4.2.1.1 预防措施 进行综合预防,严防鱼体受伤,尽量缩短越冬停食期。
4.2.1.2 治疗方法 ①每50kg水加入捣烂的大蒜250g,浸洗病鱼数次,可使病情好转。②鱼池用艾蒿根75kg/hm²,捣烂取其汁加石灰22.5kg/hm²,调匀后全池泼洒。
4.2.2 鱼波豆虫病 防治方法同车轮虫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