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种是渔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鱼种的规格大小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小的鱼种,由于竞争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改善池塘水体环境。其基本方法,一是更新池水,先将池中老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池中饵料生物。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肥以化肥为宜,一般每亩池塘每次施尿素2kg,配施过磷酸钙5kg,7d左右施肥一次。到晚秋时以追施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为宜,10d追施一次,每亩施150kg,可全池泼洒。也可小堆堆放,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cm,既肥又活;三是定期泼洒消毒杀菌药物和投喂药饵,防治鱼病发生。 2、调整密度,分级饲养。为促进小规格鱼种的生长,可选择气温比较凉爽的合适天气,拉网进行筛选,分级饲养。规格较大的鱼种可以转入到面积较大的条件好的成鱼池中套养,中小规格的鱼种分池精养。不同品种的鱼合理搭配混养。同一池塘中鲢鳙鱼种比例5:1为宜。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面积和水深、水源和鱼种规格而决定。一般水深1.5m的池塘可亩放养15cm以上的鱼种2500—3000尾,15cm以下的放3000-4000尾。 3、合理投饲施肥,保障摄食需要。从立秋到秋分是鱼种多食快长的黄金时期,要根据主养品种合理安排投饲和施肥。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每天的投饲量以让鱼种吃八成饱为宜;鲢鳙鱼为主的池塘除了投喂草鱼吃的青草外,重点是看水施肥,培育池中天然生物,使池水肥而活,嫩而爽,有利鱼种生长。混养有青鱼的池塘还应喂压碎的螺蚌。秋分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可适当补充糠麸等精料,要注意调整每天的投量,防止浪费饲料,但不可过早停食。 4、加强管理,做好防病工作。秋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水中有机质积累多,容易发生缺氧泛塘事故。秋季又是鱼病多发季节尤其在白露前后,是鱼种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做好防病工作至关重要,在勤换水改善水质的基础上定期用生石灰、强氯等药物消毒杀菌,同时投喂防病药饵,让鱼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