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既没有条件搭建保温棚,又没有温泉或地热水利用的地区,只要露天池塘水温能保持在16℃以上,即可进行自然越冬。越冬鱼的放养密度低于其他越冬模式,一般亲鱼可放养800~1000千克/亩,苗种可放养400~600千克/亩。具体保温措施如下。 1、加高池塘水位 自然越冬池塘的水位应尽可能地提高,以维持池塘较高的水温。越冬池水位一般以3.0~4.0米为宜,水位越深,水体越大,池塘水温下降幅度越慢。 2、修建挡风墙和防寒棚 应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自然越冬池。为确保越冬效果,可在越冬池的西、北两面,用芦苹或草帘做成挡风墙。在池面上用竹子搭成向南倾斜的简易棚架,棚架上覆盖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作为简易防寒棚。池面与薄膜之间的高度控制在0.1~0.5米,太高不利于防寒保温。此外,还可在水面围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推迟池底降温的时间。 3、池塘加以改造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池塘加以改造,在池底开挖深坑。在寒冬期,池塘水温通常是从表层到底层逐步降温的,即降温效应是最后才传递到池底。通过在池底开挖深坑,可使越冬鱼避开不利于自身的水温水层而迁移至深坑区水温较高处,确保其安全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