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鳖白点病的防治方法

2024-11-10 13:1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 ...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7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池日死亡率达20%。病程一般7—25天,死亡率20%—80%,严重的达100%。
2.病原与病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产碱杆菌、温和气单胞菌。根据病症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体表及四肢出现伤痕、表膜溃烂。背腹甲伤痕纵横交错,裙边有三角形伤痕,四肢基部有圆形伤面。随着病情加重,背腹甲伤痕处及它处出现白点,芝麻粒大小。伤痕处的白点由变性组织形成白色渗出物覆盖,观察有无白点时需将白色覆盖物挑去;第二阶段,某一养殖环境中已有一定量的病鳖出现,新感染疾病的鳖,体表出现粟状白点,黄色,将白点挑去,形成轻微的窟窿,腹部较多。此时,吃食量下降,食台上有糊状剩饵,病鳖活力较好;第三阶段,白点扩展为穿孔,穿孔部位主要在胸骨处、背部脊椎处以及裙边。病灶周围出血,将病灶处坏死组织挑出,形成很深的洞穴,裙边烂穿;第四阶段,病情控制以后,在一段时间内鳖嘴角肿大、后肢不遂、眼睛出血失眠等现象较多。笔者认为这是白点病的后遗症。
解剖病鳖目检结果是:肝肿大、质地脆、土黄色、有花斑。胃肠内无食物,胃内粘膜溃烂。直肠内有黑色粪便,轻硬,鳃状组织出血。胆囊、肾脏等器官未见异常。
3.致病原因:
①机体受伤:机体受伤是被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养殖早期,稚鳖体质差、表皮嫩。由于放养密度大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机体受伤,受伤的鳖在水质差等恶劣条件下很快被病菌感染。温室内一旦出现病鳖后,如果对病池消毒、隔离不彻底,那么临近池很容易被感染而引发整个温室发病,机体受伤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放养密度大,相互撕咬:池底砂粒径大或者是无沙养鳖隐蔽物设置不科学,水质调控不好;日常操作不慎,鳖体人为受伤;池壁、食台表面粗糙而使鳖腹部受伤;抓捕、运输受伤;投饲方法不科学、投饲量不足。
②异地购买卵、苗种时没有细致了解当地疫情,购买的苗种放养时没有经过严格消毒,隔离单养,从而将病原带入。
4.预防:
①温室在放鳖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有沙养殖的最好将沙更换。消毒的方法是用50ppm的漂白精泼洒,食台板、隐蔽物等放在药液中浸泡,熏蒸5—7天。稚鳖投放前用5—10ppm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体弱、残鳖剔出单池饲养。水源用50ppm的甲醛全池泼洒。
②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光照条件较差的温室,一次性养成,20—25只/米2;分级饲养,25—35只/米2。同一温室内放养的苗种产地一样,同池内规格相近,放养时间一致。
③饲养早期投喂足量的优质饲料,确保甲鱼对营养的需求,以增强抗病能力。其配方为:人工配合饲料45%+鲜活饵料40%+植物汁10%+动植物油3%+微量元素1%+防病药物1%。
④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尽量使蓝藻类、原生动物等优势种群达到生态平衡,水质肥、嫩。水体透明度10—20厘米,溶解氧大于3mg/l,生物耗氧量15—25mg/l,氨氮含量低于2mg/l。光照条件较好的温室,可以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漂浮植物,用以净化水质并为鳖提供栖息隐蔽场所。
⑤投喂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增强鳖体特异性免疫力,能有效地降低白点病的发生。我所自96年即开始做疫苗防病试验,阶段性效果较好。97年即开始大规模生产。
⑥定期对水体消毒,通常用漂白精、生石灰。两者交替使用,每半个月1次。两种药物的用量:漂白精1ppm,生石灰50ppm。
5.治疗:
①病鳖及时隔离单养,投放前用30ppm高锰酸钾浸泡20分钟。病池泼洒呋喃唑酮6ppm。泼洒前用草酸等弱酸将水体PH值调节到7.0左右,连续泼洒3次。
②患病池缩短换水周期,3—5天1次。全池泼洒生石灰100ppm或高锰酸钾15ppm,24小时后泼洒氯霉素20ppm,连续3次。同时内服磺胺类药物,用量为每公斤干料4克,投喂5—7天。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