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鞭毛虫病 锥体虫病:病原体为黄颡锥体虫,寄生于血液中,可能通过尺蠖鱼蛭等水蛭吸血而传染,流行于6——8月。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应从驱除杀灭水蛭入手进行预防,如鱼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用盐水或硫酸铜浸洗鱼体。 2粘孢子虫病 黄颡碘泡虫病:病原体为歧囊碘泡虫,其孢子进入鱼体后,在各个鳍尖端形成大小不等或重叠的灰白色孢囊,背鳍上的抱囊常达10多个,严重影响鱼的游动和摄食,使鱼体消瘦。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主要危害成鱼,尚未见造成大量死亡的病例,但影响食用,使鱼失去商品价值。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综合预防,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可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1克/立方米多次,肠内有虫寄生时,同时将敌百虫拌饲投喂,可减轻病情;也可每667平方米采用12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预防,病鱼用1立方米水放入500克高锰酸钾溶解后浸洗20——30分钟。 3纤毛虫病 3.1车轮虫病 病原体为卵形车轮虫、杜氏车轮虫(包括两个亚种:中华杜氏车轮虫和粗棘杜氏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寄生于鳃和体表,可使鳃、体部组织发炎,分泌出大量粘液,引起病鱼呼吸困难、消瘦、发黑、游动缓慢,最后死亡。可流行于4——7月,适宜水温为20——28℃,直接接触传播,在池小、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因素,均易引起此病暴发。防治方法:除彻底清塘,合理密养外,放养前用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泡鱼种15——20分钟。如遇发病,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遍洒。国外用15——25克/升食盐水浸浴30——50分钟,重复2天,也可用1/5000醋酸浸浴30——50分钟或1/4000福尔马林浸浴30分钟的方法。 3.2斜管虫病 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于鳃、皮肤和鼻腔。当水温和其它条件合适时,可大量繁殖,2——3天内即引起大批病鱼死亡,特别在鱼苗、鱼种阶段须防此病。华中、华东地区3——5月间最为流行,靠直接接触或包囊传播。防治可采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浸浴鱼种30分钟,发病时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全池遍洒,效果良好。国外用20克/升食盐水或5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浸浴5分钟。 3.3小瓜病(又名白点病) 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寄生于鳃和体表,大量寄生时,鱼体表、鳍条和鳃部布满无数白色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寄生处的组织发炎、出血、以至坏死,鳃呈暗红色。还可侵袭眼角膜,引起眼发炎、变瞎,严重时引起鱼特别是鱼种大量死亡。流行于初冬、春末,适宜水温为15——25℃,靠包囊和幼虫传播,特别在密养条件下,更易发此病。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鱼池一定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鱼种放养时,可用200——250克/立方米的冰醋酸浸浴15分钟,或用0.3克/立方米的孔雀石绿浸浴2小时,也可用甲基蓝处理。发病时,可参照上述方法处理。但需注意,千万不能用硫酸铜或食盐等治疗,其不但不能杀灭小瓜虫,反而引起其形成包囊大量繁殖,使鱼的病情恶化。 4单殖吸虫病 拟似盘钩虫(又名伪锚盘虫病):病原体为黄颡拟似盘钩虫、月斧拟似盘钩虫,均寄生于鳃上,主要危害幼鱼,病鱼体色变黑、鳃丝呈暗淡色,分泌很多粘液,妨碍鱼呼吸,严重时可造成大批苗种死亡。其适宜水温为10——28℃,全年可生长,夏秋是它的流行季节。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浓度为0.2X10(的负6次方)全池遍洒,治疗连用3天,效果良好。 5复殖吸虫病 双穴吸虫病:又称白内障病、瞎眼病、掉眼病或复口吸虫病,病原体为湖北双穴吸虫和倪氏双穴吸虫,其尾蚴和囊蚴寄生于眼水晶体内。成虫寄生于红嘴鸥肠道,第一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的斯氏萝卜螺及克氏萝卜螺,第二中间宿主即为黄颡鱼等多种鱼类。其生活史在许多文献资料中均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游泳、挣扎、继而游动缓慢,运动失控,在水中打转,其头部脑区和眼眶周围呈现明显的充血现象,有时病鱼出现严重的弯体。若入侵尾蚴数量较少,病鱼会变黑变瘦,并出现眼球水晶体浑浊,呈现出“白内障”症状,部分病鱼还有水晶体脱落,瞎眼等现象,这是一种急性病,病鱼从出现运动失控到死亡,仅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若病鱼出现弯体,则要在数天之后才会死亡。此病可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鱼病,以华中一些省份较为流行。于5——8月流行,8月之后,一般转为白内障症状。 防治此病主要应采取切断病原生活史环节的方法,如驱赶鸥鸟、消灭虫卵、毛螺和中间宿主等措施,具体方法:1)可用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施放生石灰100——150千克或茶饼50千克带水清塘;2)用0.7X10(的负6次方)浓度的硫酸铜全池遍洒,重复2次;3)用0.7X10(的负6次方)的二氯化铜或醋酸铜全池遍洒,均可杀灭中间宿主(萝卜螺)。还可用水草捆扎成把浸入鱼池中诱捕消灭大部分螺类。 6线虫病 6.1黄颡旋驼形线虫病病原体为黄颡旋驼形线虫,异名黄颡前驼形线虫,寄生于骨及肠中,见于湖北荆州,其感染率达86%。该虫大量寄生时,鱼体明显消瘦,剖检时可见骨部明显发生病变:骨内少食或无食,粘液多且稀薄,粘膜层脱落,失去原有的弹性;有的骨已成为半透明状。在虫体迁移的部位(头部皮肤),无肉眼可见的病变。治疗采用5毫克/升的90%晶体敌百虫浸浴可杀死病鱼头部皮肤的幼虫和雌虫,效果较好。 6.2黄颡似嗜子宫线虫病 又称瞎眼病,病原体为黄颡似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眼窝、腹腔等处。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充满活动的幼虫。中间宿主为台湾温剑水蚤,每年4——6月繁殖,幼虫能浮于水上层自由生活4天。黄颡鱼因吞食带虫之中间宿主而感染。9——10月雌虫由腹腔迁至眼窝定居至发育成熟,这时虫体呈淡红色或无色透明,在眼膜下可见虫体蠕动,但无发炎及眼球突出现象,因此不易被人发现。翌年4——5月病鱼眼眶四周发炎、充血。随虫体长大,压迫眼睛,致使眼球突出,最后因雌虫的钻出而造成皮肤破损,并继发感染细菌和水霉,严重时会因水晶体浑浊而失明,甚至眼球脱落。此病流行于长江中游,引起瞎眼病的在山东、湖北、江西等地有发现,但形成流行病的仅见于江西省宜江口水库。其防治方法尚未研究报道。 6.3幼旋尾线虫病 病原体为旋尾线虫未定种Agamospirumsp。其幼虫寄生于鳔、腹腔、肝、肾、脾、胆、肠、卵巢和肠膜等处,见于湖北、湖南。病鱼腹腔可见脏器表面有直径不足1毫米的淡红色卵圆形包囊,其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发生粘连,手触有粗糙感,挑破包囊有幼虫溢出。防治方法尚未研究报道。 7钩介虫病 病原体三角帆蚌和无齿蚌等的钩介幼虫,寄生于鳃、鳍条、口腔、鼻孔及皮肤上。鱼体受到刺激,引起周围组织发炎、增生,逐渐将幼虫包在里面,形成包囊。对饲养5——6天的鱼苗或全长在3厘米以上的夏花产生较大影响。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里,能使鱼苗或夏花丧失摄食能力而饿死;寄生在鳃上,因妨碍呼吸窒息而死,并往往可使病鱼头部充血,出现“红头白嘴”症状。流行于春末夏初,每年在鱼苗和夏花饲养期间,正是钩介幼虫离开母蛙,悬浮于水中的时候,故在此时常出现此病。近年来河蚌育珠工作大量开展(有些地方还人为地用黄颡鱼做宿主),如不加注意,易发生此病流行。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或每667平方米用40——50千克茶饼清塘,也可杀灭蚌类;2)鱼苗及夏花培育池内决不能混养蚌,进水必须经过过滤,以免钩介幼虫随水带入鱼池;3)发病早期,将病鱼移到没有蚌及钩介幼虫的池中,可使病情逐渐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