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北京市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龙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一、建好养殖池塘 养殖池塘应选在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无污染的地方,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5米,池塘底部平整,无或少淤泥,具有方便的进排水和防护、防逃设施。在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蔽物或每亩水面放入200~300个废旧汽车轮胎,可供澳洲淡水龙虾隐蔽栖息。根据养殖经验,使用整个的废旧汽车轮胎不利于淡水龙虾爬上爬出,也不利于轮胎内和轮胎外的水体交换,对于改善水质不利,易造成水质变坏和缺氧。可用砂轮锯将轮胎切成两半,给淡水龙虾营造一个理想栖息场所,并且在起捕时可以顺利地将躲藏在其中的虾倒出来,减少了捕虾的操作时间。轮胎放入前用生石灰水消毒浸泡一天,再洗净下池。 二、适时放养虾苗 根据北京地区气候情况和澳洲淡水龙虾对水温的要求,放养红螯螯虾虾苗最适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放养牙别鳌虾虾苗时间可适当提前些,3月下旬即可入池。一般体长3~5厘米的虾苗,每亩水面可放养3000~5000只,苗小可适当增加。该虾强欺弱,小怕大,所以同池塘放养苗种规格要求整齐。放苗时要避免水温相差过大,放苗前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至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宜在傍晚时下池。 三、做好投饵工作 全日投饲量,掌握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原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按全日投饵量的70%~80%投喂。饲料投在池塘浅水边,要经常观察虾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投饵过少会影响虾的生长,但投饵过多会增加成本,且会造成池中水质变坏,对虾的生长和脱壳均不利,应立即停食,注入新水。据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养殖成虾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由秘鲁鱼粉、豆饼、发酵血粉、棉仁饼、次粉、玉米、骨粉、蜕壳素组成。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占40%为宜,颗粒饲料粒径2毫米为宜。 四、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除经常观测澳洲淡水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之外,还要注意水质和池底环境变化。当水中溶氧量很低、水质恶化、雷雨闷热天或连阴天时,要减少投饵或停饲。由于淡水龙虾主要在底层活动,以采用压缩空气底层增氧为宜,水体溶氧应保持在3~4毫克*/升。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试验中得知:红螯螯虾生活水温为6~37℃,牙别螯虾生活水温为1~35℃,这两种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8℃。当天气过热时,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底水温。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应采用流水或微流水养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防除病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