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态养殖实践

2024-11-4 12:3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7| 评论: 0

摘要: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建设池塘面积12亩,东西走向,长宽比2∶1~3∶1,池埂内坡1∶2~1∶2.5,淤泥深约15厘米,池水深1.5~2米,有独立的灌、排系统。放养前用75公斤/亩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7天后放入试验鱼以检测池 ...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建设池塘面积12亩,东西走向,长宽比2∶1~3∶1,池埂内坡1∶2~1∶2.5,淤泥深约15厘米,池水深1.5~2米,有独立的灌、排系统。放养前用75公斤/亩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7天后放入试验鱼以检测池塘毒性是否消失。在鱼种下塘前3~5天施入经发酵处理的猪粪300公斤作基肥。

2.鸭棚建设选择座北朝南,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比较干燥的地方。鸭棚面积250平方米,并设有活动场,用旧网片围鱼塘一角(网围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4)作为活动池。鸭棚内配备一些产蛋箱。放置在光线较暗的沿墻周围,保持箱内干燥柔软,以减少蛋鸭地面产蛋。

3.鱼种、母鸭放养鱼、鸭均3月初放养。鱼种共960公斤,个体长13厘米,其中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60%~70%,杂食性鱼类(鲤鱼、鲫鱼)30%~40%,鱼种放养前用浓度为40克/升的食盐水消毒10分钟。母鸭为蛋用型、20周龄、体重基本相同的育成鸭,池塘放鸭1200羽,鸭舍、鸭场用20毫克/升的漂白粉液泼洒消毒。

4.栽种银杏、麦冬1月底栽种银杏、麦冬,栽种前每亩施粪肥300公斤、复合肥200公斤作基肥。岸边每隔4米栽种1棵中等规格的银杏,池埂栽种麦冬,株行距规格15厘米×15厘米,银杏当年可出售,麦冬1年可卖2次。

二、日常管理

1.调节水质4月初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以后随水温上升逐渐加注新水,5月底池水加至最高水位。6~9月高温季节每月换水1次,换水时将老水排出1/3,再注入新水,如出现“老水”、“转水”、“臭清水”时立即停止投饵,换水并施入20公斤/亩生石灰调节水质。

2.饲料投喂养鱼坚持“四看”、“四定”投饵原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饵料以油菜饼、豆饼、玉米为主,确保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0%,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各1次。鸭料平均每天120克/只,分3次投喂,产蛋高峰期适当补饲。

3.鱼病和鸭病的预防除了对下池鱼种进行消毒外,在鱼塘中,每隔20天,每亩可用漂白粉1公斤或生石灰20公斤对水体进行消毒。6~8月应注意控制鱼鲺病流行,每月用0.3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1次。鸭舍要经常进行消毒,防止鸭病原传入水体,养殖过程中经常观察鸭粪,如发现鸭粪中有未消化的营养物,应暂停投喂饵料,以防止浪费饲料,或造成水质过肥.

4.鸭粪入池每天定时清扫鸭舍、鸭场,将鸭粪堆积发酵,视池水肥瘦情况投入池塘,每月泼洒2次,每次200~400公斤/亩,残饵直接入池,供鲫鱼、鲤鱼和罗非鱼摄食。

5.银杏、麦冬的管理田间有草的时候要及时除草,银杏开花季节及时授粉,注意用量,不能为了多结银杏而使树受伤。平时留意市场行情,适时出售银杏果、麦冬,尽量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三、效益分析

12亩水面共产鱼5277.3公斤,平均亩产440公斤;产鸭蛋16464公斤,卖活成鸭1176只、银杏500公斤、麦冬8600公斤,总产值144416.4元,平均亩产值12034.7元,亩纯利10840元。同等条件下,较单纯养鱼增加效益4倍以上。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