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常见疑难病的防治技术

2024-11-1 13:2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12| 评论: 0

摘要: 一、草鱼出血病  (一)症状与病变。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有的病鱼外表无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呈现点状、块状出血或全身肌肉 ...
一、草鱼出血病

 

 (一)症状与病变。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有的病鱼外表无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呈现点状、块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呈红色,鳃瓣严重失血。一般在较小(7-10cm)的草鱼种中多出现。

  2、“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较大的(13cm以上)草鱼种常见此症状。

  3、“肠炎”型。病鱼体表充血现象不明显,肠道严重充血,全肠或部分肠道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有时肠系膜,脂肪也有点状充血,一般大小鱼种都可见到此症状。

  (二)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广泛,危害性大的病毒性疾病,流行时间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底,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最适水温为27-30℃。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在30-50%,最高可达70-80%。

  (三)防治方法。外用水体消毒剂,如强氯精、富溴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内服: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混用均可),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如再加些抗菌药则更好。

  二、赤皮、烂鳃、肠炎病,简称“三病”

  “三病”均为细菌性疾病,常常同时暴发,主要危害草、青鱼成鱼、鱼种。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为流行高峰,一般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5-6月主要是1-2龄青草鱼发病季节,8-10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种发病季节。体表暗黑色,

2、细菌性肠炎病危害对象:草、青鱼,尤以一冬龄以上的草鱼危害最严重,常与烂鳃、赤皮病并发。区域:全国各地均可发生。季节:4月-9月份。症状: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离群缓游,不久即死亡,腹部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肠内无食物,有腹液后肠道充血发红。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在症状上的区别。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鱼种,病鱼肠紫红色,管形好,弹性好,没有腐败现象和腥味,血液颜色较淡。而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危害二龄鱼种,病鱼肠充气,较薄,剪开肠道炎症明显,脓较多,有腥臭味,膜脱落,腹水较多,肛门红肿明显。.症状和诊断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后者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镜检发现肠腔内红细胞较少,有部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