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中毒是怎样发生的

2024-10-20 12:1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65| 评论: 0

摘要: 鱼中毒是由于毛皮经济动物食用了有毒的鱼类(如台巴鱼,狗鱼,鳕鱼,黄巴鱼,河豚及海胆等)和腐败变质的鱼而引起的中毒病,在鱼体表,鳃和肠道存在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在一定的小试其和环境中,可大量繁殖,分解鱼体 ...
鱼中毒是由于毛皮经济动物食用了有毒的鱼类(如台巴鱼,狗鱼,鳕鱼,黄巴鱼,河豚及海胆等)和腐败变质的鱼而引起的中毒病,在鱼体表,鳃和肠道存在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在一定的小试其和环境中,可大量繁殖,分解鱼体的有机物,产生腐胺,尸胺及硫化氢,吲哚,粪臭素,醛类,酮类及臭氧化物等有毒物质;另一方面则释放出一定量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使鱼发生腐败变质。动物吃了这样的鱼,就会引起中毒。毛皮经济动物中毒后,有的病兽呈急性经过,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呼吸和运动中枢麻痹,呼吸困难四肢麻痹,痉挛,运动失调,病兽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瞳孔散大,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发绀,恶心呕吐。后期出现肠炎,尿湿,大便稀而在于带血,体温下降,心跳加快,后肢瘫痪,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的病兽,公兽表现精子发育不良,不能配种。母兽不发情,不易怀孕,胚胎吸收或死亡,流阈产瘦弱仔,幼兽发育爱阻,换毛迟缓或停滞,毛绒脱落,颜色变淡,针毛弯曲,毛皮质量明显下降。剖检见可见尸僵不全,皮下脂肪胶样浸润,脂肪黄染。胸腔,腹腔和心包有积水呈淡黄色渗出物。胃肠粘膜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脾,肾肿大,脑膜出血。根据饲料分析和日粮中鱼新鲜度的检查及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新鲜鱼的指标是:体表完整,有光泽有透明膜,颜色鲜亮,眼睛透明,饱满,鳃呈粉红或红色,鳞不易剥脱,腹部完整,肛门不外翻,肉色白嫩,肉刺结合紧密难分离,有腥味,如出现与上述情况不符的情况说明鱼不新鲜。预防本病要对鱼类饲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不能用腐败变质及有毒的鱼饲喂毛皮经济动物。使用干鱼做饲料,一定要先用水充分浸泡,并天天换水,1日2次,并注意不用铁器泡干鱼,泡好后要上锅蒸煮,饲喂时应搭配一定量的肉和副产品,蛋,奶,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E。发现毛皮经济动物中毒后,要立即更换饲料,并给予绿豆水、蔗糖水、维生素C、牛乳等滋补饲料,同时增加饮水,还可皮下注射10%葡萄糖溶液8~10毫升,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1~1。5毫升。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