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鳗的成鳗养殖是把体重15~20克以上的幼鳗,经过5~6个月的精心养殖养成体重200~250克以上的商品鳗。在成鳗养殖过程中,要指定专人负责饲养管理,控制水温,调节水质,测定水质的理化因子,加强鳗病防治,使鳗鱼在良好的环境中摄食、活动,促进各阶段鳗鱼的快速生长。以最短的时间,尽快养成商品鳗,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成鳗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及其消毒 1养殖池设施:为室内水泥池,池底为石(鹅卵石)砂底,呈锅底型。面积为150~360m2,其形状为无角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深为 1.1~1.3m,水深0.8~1.0m。各池分设进排水口,进水口设在池壁顶端,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并用钢筋焊成密栅板遮盖排污口,排污管直径20cm以上,采用暗管阴井自动溢水。鳗池顶部用钢筋或毛竹搭架,顶上用黑色塑料薄膜或黑色塑料薄网搭盖遮荫。要求水质无污染、清新,使用充足的溪河和水库水源。 2.养殖池消毒:精养鳗池在投放鳗种前,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3~4天后,洗净池再注入新水,再用30mg/L浓度高锰酸钾浸泡消毒,2~3天后洗净池壁、池底,排干水待用。 二、鳗种放养 1.放前准备:要求鳗鱼体格健壮,丰满度大,无病无伤。一般池水温控制在22~26℃,池水深保持在0.9~1.0m。在每口鳗池对角处安设二台0.75kW的增氧机,以保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为鳗鱼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活动环境。 2. 放养密度:根据不同规格鳗及精养池的水质、水源等条件而定。一般40~70尾/kg规格的鳗种,100~150尾/m2;20~40尾/kg规格的幼鳗, 80~100尾/m2。鳗种分池投放后应及时用药物消毒,以防拉网选别操作时鳗鱼受伤细菌感染。消毒后需大量注换水,保持鳗池水质清鲜,使鳗鱼正常摄食,促进其生长。 三、投饵管理 1. 日投饵量:初期为幼鳗饲料,当体重达50g/尾以上时,改用成鳗饲料。一般规格在100~200尾/kg时,初投黑仔饲料渐转用幼鳗饲料,投饵率为4%~5%;规格在20~100尾/kg时,投喂幼鳗饲料,投饵率为2.5%~3.5%;规格在20尾/kg以下时,投饵率为1.5%~2.5%。在搅拌饲料时,要根据投放饲料量,按一定比例加淡水,一般幼鳗饲料加水比例为饲料∶ 水为1∶(1.2~1.4);成鳗饲料加水比例为饲料∶水为1∶ (1.1~1.4)。同时视水温的高低添加鱼油,当水温在18~23℃时添加5%~7%;水温在24~26℃时添加7%~9%。拌合后投喂的幼鳗饵料可调软一些,成鳗饵料可调硬一些。搅拌后的团状饵料应具有粘性、弹性和伸展性,投喂后在水中不易散失。 2.投喂饵料:要做到“四定”原则。(1)定时:每天早晨5~6点、中午12点、傍晚5~6点,午夜12点。一般中午以前喂日投饵量的60%左右,傍晚以后喂日投饵量的40%;(2)定位:每口鳗池要设一个用钢筋焊接的长方形固定的饵料台,驯养欧鳗定位摄食的习惯;(3)定质:鳗鱼饲料的优劣,直接影响鳗鱼的健康生长。要选用营养全价的人工配合饲料,要求幼鳗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达46%和成鳗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5%、饵料系数低的优质饲料。优质的鳗饲料,能增强欧鳗体质,增进食欲,促进鳗鱼快速生长,反之亦然。(4)定量:投喂量应根据不同规格的鳗鱼而定。并根据气候、水温、水质、鳗鱼的生长及摄食状况酌量增减,避免过量造成浪费并污染水质。 3.投饵管理:夏季因气温、水温较高,鳗鱼摄食较强,要适当调控投饵量,以防疾病暴发,日投喂3次为宜;秋季天气凉爽,水温较适宜欧鳗生长,可适当增加投饵量,日投饵以4次为宜;冬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投饵量一般在1.5%~2%,日投喂2~3次;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步上升,日投饵量也可随水温上升而逐渐增加,日投喂3~4次为宜。 四、水质管理 欧鳗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池水中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温度都直接影响着鳗鱼的摄食和生长。为此,成鳗养殖中如何控制水质变化,使欧鳗入池后,即有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是养殖成鳗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夏季高温期,要加大换水量和加强刷洗排污工作,日换水量一般要在1.2~1.5倍。鳗池顶盖要改用黑塑料薄网遮盖,既遮阳又通风。鳗池面积较小的可用二台0.75kW增氧机,面积较大的鳗池可用二台1.5kW的增氧机,确保水中充足的溶解氧;冬季为保持正常水温,除加深池水深度外,日换水量控制在0.6~0.8倍。同时应定期泼洒10~20mg/L生石灰进行调节水质。此外,还要定期检测池水的NH4 +-N、NO2--N、pH、DO,及时掌握水质动态,适时采取措施。 五、选别分养 由于鳗鱼生长不断分化,体重相差悬殊,故应及时筛选分养,避免抢食力差的小规格鳗鱼生长停滞,影响产量。一般每45~60天须筛选分池一次。选别前先准备好分养池,及时消毒、注水及待用等分养的网箱、捞网,选别工具等。鳗鱼选别时应用鱼筛带水操作筛选。根据不同鳗鱼规格分别投入分养池继续饲养。 六、鳗病防治 欧洲鳗成鳗养殖期间,经多年镜检观察,主要疾病是:寄生虫病有小瓜虫病、拟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鳔线虫病、毛腹虫病、粘孢子虫病;细菌性疾病有烂尾病、烂鳃病、赤鳍病、肠炎病、红头病、脱粘病、赤点病、爱德华氏病;真菌病有水霉病、鳃霉病。此外,有机磷中毒:“益舒宝”或“米乐尔”农药中毒。其防治方法: 2. 细菌性疾病:采用内服与外用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较好。常用内服药有: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大蒜素、酵母粉、利胃散、食盐、保肝灵、维生素、磺胺类等拌合饲料投喂;外用药主要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食盐、生石灰、呋喃类、抗菌素、含氯消毒剂、中草药等防治。 防治方法:(1)鳗场与乡村密切配合,村民使用益舒宝或米乐尔农药杀灭稻瘿蚊时,统一使用,鳗场避开抽用溪水;(2)中毒时大量换新水;(3)用硫酸阿托品4~6片/kg饲料,连续投喂3~4天;或用硫酸阿托品24~26片/m3水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