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指环虫病治疗实例

2024-10-6 20:43|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32| 评论: 0

摘要: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它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黄颡鱼虽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由于为底层性鱼类,对 ...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它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黄颡鱼虽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由于为底层性鱼类,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而且黄颡鱼为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一旦发生疾病就须准确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基本情况

  笔者在青狮潭灌区鱼苗场进行养殖,池塘面积7亩,平均水深1.1米。2007年8月20日放养3厘米规格的黄颡鱼苗种10万尾,放养时鱼种、鱼塘均未消毒,投放饲料为广东海维黄颡鱼专用浮性饲料。9月10日,发现黄颡鱼开始出现少量死亡,每天死亡量几十尾不等。9月15日,死亡量高达800多尾。

  二、病鱼诊断

  捞取独游病鱼,打开鳃盖,鳃黏液增多,鳃丝失去鲜红呈暗淡色,鳃丝有点状糜烂病灶。剖开腹腔,各内脏器官无异常病症。取鳃丝在4×10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大小不等3个~6个指环虫。诊断为指环虫病。

  三、治疗过程

  9月15日上午全池泼洒“敌百虫”0.3ppm。9月20日全池泼洒“指环敌”0.2ppm。9月21日全池泼洒二氧化氯0.3ppm。9月25日撒网任意捕捞2条黄颡鱼,取鳃丝镜检,未发现指环虫。

  四、分析讨论

  由于所投放的苗种及饲养的池塘均未消毒,指环虫原种可由鱼种带入,也可能池塘本身所携有,又正值高温时节,指环虫迅速繁殖感染鱼体。

  “敌百虫”属有机磷杀虫药,杀虫机理是通过虫的呼吸、皮肤接触、吞食食物等进入循环系统与各器官中,抑制体内胆碱能力,从而得以积蓄,引起组织功能改变,出现神经中毒。“指环敌”的成份为甲苯咪唑,杀虫机理是破坏虫体的头腺及感觉器,使虫体发生麻痹、瘫痪,直至丧失活力而毙命,是神经中毒作用。这两种药对指环虫成虫可有效杀灭,而对其虫卵及幼虫的杀灭效果较差,主要是虫卵及幼虫的神经感觉器官未发育完善,药物找不到标靶。如果在第一次用药后6天再用一次药,使池塘中有效药物期延长到10天以上,就能达到毒杀指环虫的效果。因为指环虫虫卵附在鱼鳃上或落在水中,在水温达25℃时,短时期内可孵化成纤毛幼虫。纤毛幼虫3天时间就可发育为成虫,在幼虫发育到成虫过程中,一旦神经感觉器官形成,虫体即被药毒杀。第二次用药的第二天再进行一次水体消毒效果则更佳。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