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鳖主要分布于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福冈等地,其生物学特性与中华鳖基本相似,与中华鳖其他品系相比主要区别是日本鳖裙边与背甲长的比例为35%左右(普通中华鳖为25%左右),体色为“青背白肚”,腹部中间具三角形的块状花斑,背部以背甲为中心有微白色细条斑、中心以外为小米粒状微白色小斑,皮肤厚度为8μm左右,消化道的中肠比同体重的中华鳖长15%、宽9%、肠壁厚12%左右。日本鳖喜在盐度低于3‰的淡水中生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养殖水体以pH为7~8、透明度30cm以上、溶解氧3mg/L以上为宜;具有抗病力强(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商品品质好(裙边宽厚坚挺、肥满度适中、蛋白质含量高),消化吸收功能强,饲料利用率高,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400g以上的养成阶段比普通中华鳖快20%以上),繁殖力强,耐存放和运输等种质优势。我国1995年引进日本鳖,2003年驯养成功并在全国各地推广,但福建养殖日本鳖的起步较晚,目前养殖规模也很小。为推广具有明显种质优势的日本鳖养殖,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笔者从2006年开始在明溪县开展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室外土池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鳖的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并从中摸索出闽西北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1.封闭式温控大棚鳖种培育池 试验大棚3座,由旧鳖池改造而成,养殖面积900m2,每座大棚面积各为300m2,均为钢架拱形棚顶,棚顶铺设有上下两层塑膜,中间夹层填充泡膜、稻草等保温材料,每座大棚设置4个人工加温铁桶和相应的不锈钢烟道,便于将烟排出棚外,以煤为燃料进行人工加温。每个大棚内设置两排共计12口鳖池,中间为80cm宽的走道及排水沟。鳖池长、宽各为5m,采用砖砌水泥抹面,池深60cm,池底为漏斗形水泥抹面,由池周向池中央呈5%~6%的坡度倾斜,池中央设置30cm×50cm的排污箱与塑料插拔管相连,便于养殖时吸污、排水。每个池角上方设置一个进水阀门,并与注水管道及热水炉相连。配备1台气泵,采用空气管道连接气泡石向养殖池水充气增氧。每个池沿走道一侧的池边设置1个3.5m×0.8m的水泥瓦饲料台,饲料台由可升降的钢架支撑,便于不同养殖阶段调整饲料台高度。 2.室外土质生态养殖池 试验池塘3口,养殖面积共计10亩,池水深2m;在每口池上方设置注水口,池下方设置排污箱及塑料插拔管,便于养殖时吸污、排水;每口池沿池边设置5个1.8m×0.8m的可升降水泥瓦饲料台;池埂四周内侧设置有高40cm的毛竹片,作为防逃墙,池塘外围架设有高2m的防逃网。水源为溪河水,有自然落差,可自流灌溉,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二、苗种放养 1.鳖苗放养 鳖苗放养前7天用10ppm漂白粉带水清塘消毒。2006年8月28日,放养个体体重为2.5g~4g的日本鳖苗25000只,放养密度为27.78只/m2。放养的鳖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5分钟~10分钟。 2.鳖种放养 鳖种放养前,排干池水彻底清塘和曝晒池底,用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15天后,于2007年5月10日放养培育所得的大规格日本鳖种23712只,重量为8532kg,平均规格为体重359.82g,放养密度为3.56只/m2。鳖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鳖种经选别后分三级放养,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10分钟。 三、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采用自制的软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5%~48%(早期饲料粗蛋白含量适当高一些,随着鳖体的增长逐渐降低粗蛋白含量)。苗种期间,一般日投喂4次,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的2%~4%;养成期间,一般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的1%~2%。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日本鳖不同生长时期及其摄食情况等灵活调整日投喂量和投喂时间。苗种期间,正常情况下按前一日的日投饵量的1%~2%逐日增加日投喂量。 2.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水位、水质及日本鳖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注意调节水位,育种早期水位控制在30cm左右,随着鳖体的增长逐渐调高水位至50cm左右,且育种早期每天开启气泵1小时~2小时,育种中后期逐渐延长气泵开机时间,以提高溶解氧和降低氨态氮的含量。定期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活、爽,防止水质恶化。养成期间水位相对稳定,可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色呈褐绿色为佳。 3.鳖病防治 苗种期间,着重做好水温、水质的人工调控,通过调节大棚气温,使水温保持在30℃~33℃之间,同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培养有效生物群,使残饵、鳖粪等得到及时分解和抑制病原体繁殖,适时使用含氯消毒剂等杀灭病原体。养成期间,注意做好水质调节,保持水体中等肥度,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含氯消毒剂等消毒水体,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进行投喂,能提高日本鳖的抗病力,预防鳖病的发生。 四、养殖结果 1.收获情况 2006年8月28日放养的鳖苗于2007年10月30日前收获上市,养殖周期428天,其中育种期255天,养成期173天,共收获商品鳖21380只,总重19162.7kg,净产19083.7kg,成活率85.52%,平均单产2.53kg/m2,净单产2.52kg/m2,共消耗饲料33695kg,饵料系数1.77。 2.经济效益分析 共获得商品鳖19162.7kg,平均出塘价81.3元/kg,总产值1557927元,单位产值205.79元/m2;生产总成本650434元,单位成本85.92元/m2;利润907493元,单位利润119.87元/m2,投入产出比为1∶2.4。 五、小结与讨论 1.结果表明,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室外土池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鳖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可有效利用日本鳖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等种质优势,养成优质商品鳖,实现健康高效,这与温控大棚直接养成或购买大规格鳖种土池养成等模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商品品质好、商品价格高、生产效益好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2.本试验中,由于养殖设施建设的原因,2006年8月28日大棚投苗,2007年5月10日土池放养鳖种,鳖种培育时间偏短,放养土池的鳖种规格偏小,平均规格只有359.82g/只,有15%左右鳖种达不到300g/只,造成土池养成阶段的成活率偏低、商品规格偏小、商品鳖售价也较低。因此,宜提早于7月中旬前投放鳖苗,延长育种时间,使放养土池鳖种平均规格达400g/只以上,以提高养成阶段成活率、商品规格和商品价格,这样可较大限度地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3.虽然日本鳖的抗病力较强,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养殖期间(尤其是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期间)应搞好环境调控,保持水温稳定,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消毒剂,改善水环境,防止水质恶化;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能提高日本鳖抗病力,加强病害预防,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4.试验中温控大棚育种放养密度为27.78只/m2,成活率达94.85%;土池养成放养密度为3.56只/m2,成活率90.17%,放养密度较适宜,成活率较高,表明合理地利用了养殖水面,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