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是我国池塘养殖的重要鱼类品种之一。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有用鳙鱼头做成鲜美鱼头汤和下火锅的消费习惯,鳙鱼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然而,与鳙鱼头相比,鱼身部分价格很低。因此,群众为了扬长避短,提高鳙鱼的养殖效益,创造了仙骨鳙、缩骨鳙的培育技术,但这些方法存在出苗速度慢、成活率低、养殖群体产量低等问题。本试验从改变饲料配方入手,对养殖后期的鳙鱼进行强化培育,获得头大、肉韧、味美的高质量商品鱼,鱼头与鱼身均美味可口,整鱼肉质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养殖产值翻一番,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技术方法 (一)、池塘条件 池塘为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2.0—2.5米,塘基坚固,排注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每口池塘配0.75千瓦增氧机1—2台。 放养前的准备:池塘放养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整,先干塘,用吸泥机清除沉积的淤泥,并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100—150公斤,进行杀菌消毒,然后蓄水至1.5米左右,经试水药物毒性消失后(一般10天左右)可以放鱼。 (二)、鱼种放养 池塘以鳙鱼为主养,配养湘云鲫、鲢鱼,每亩池塘放养体重1.8—2.3公斤鳙鱼100尾,0.9—1.2公斤鲢100尾,体长3—4cm湘云鲫400尾。 (三)、投饲技术 1.饲料 池塘以鳙鱼为主养鱼类,我们根据试验前期结果,研制了符合鳙鱼生理特点和摄食方式的粉状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达到30%。 2.驯食 鱼种放养后第2天,开始定点投放专用饲料进行驯食,通过定时和声响驯化,形成鳙鱼摄食专用饲料的习惯,约5—7天驯化成功,开始进入正常饲养。 3.投饲养殖 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饲,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0—3.0%。根据天气变化和摄食情况,适当增减,特别在养殖后期,由于配养鱼类长大,抢食鳙鱼的饲料,因此,为了确保鳙鱼在养殖时间内达到设计的肉质要求,需要适当增加鳙鱼专用饲料的投喂量。 (四)、水质调节管理 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好坏对鱼的生长至关重要。由于鳙鱼专用饲料为粉状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来说,饲料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管理,根据池塘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条件。主要措施是: 1.定期冲注新水 饲养前期,每月加注1—2次新水,使池塘水位从1.5米增加至2.0米左右,饲养中期,每10天加注1次新水,每次20—25cm,后期每周加注一次新水,同时视水质肥度排出部分老水,控制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保持池水“肥、活、爽”。 2.定期泼洒生石灰 每半月使用一次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0—15公斤,兑水后全池泼洒。 3.正确使用增氧机 视养殖鱼类的活动情况,天气的变化和水体溶解氧情况,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通常情况下开机时间为,早晨5:00—7:00,下午15:00---16:00;阴天或鱼类严重浮头时增加开机时间。 (五)、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发现饲养鱼类活动异常或出现病鱼,及时采取措施。鱼类病害发生时,应及早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蔓延。 二、收成 1.产量产值:从2004年4月至2005年11月,共养殖2批次,累计池塘养殖面积50亩,每批次饲养周期为180—190天,池塘养鱼总产量50435.8公斤,平均亩产量1008.7公斤,其中鳙鱼总产量24498公斤,养殖鱼类净增重34195.8公斤,投饲量73971.5公斤,饲料系数2.23,池塘养鱼总产值697027元,其中鳙鱼产值489960元,平均亩产13946.5元,每亩纯利润5214.5元。 2.产品质量:育成的鳙鱼个体重为4.2—5.4公斤,平均个体重为4.9公斤;鱼体匀称,形态正常无畸形,健康、活力强;头大,体肥,肉质韧性强,无泥味,水煮肉不松散,适合于蒸、炒、下火锅和油炸,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体会 1.本试验对池塘水质条件要求较高。一是池塘放养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整,先干塘,用吸泥机清除沉积的淤泥,以确保养殖出来的鱼类产品清甜无异味;二是在养殖过程中,鳙鱼为主养鱼类,池塘载鱼量大,并且以投喂粉状饲料为主,饲料直接利用率偏低,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养殖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冲水换水。 2.科学饲养是提高养殖效果的关键。本项目根据鳙鱼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研制出鳙鱼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达30%,饲料成本高于常规饲料,通过合理放养,缩短专用饲料饲养周期,配养其它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科学投饲,减少饲料损耗等技术措施,降低饲料系数,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