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阶段的主要措施是:鱼苗出膜后4~5天,开始投喂小型的浮游动物(轮虫、水蚤等)或其幼体,浮游动物的个体控制在200微米左右。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一般4小时l次,1天6次。经过3~4天后,数量逐渐增加,次数逐渐减少,过渡到1天2次比较恰当。有的单位开始投喂时采用蛋黄液,每次投喂量为每1万尾苗投喂30毫升蛋黄液。蛋黄液的配制方法是:鸭蛋或鸡蛋煮熟除去蛋白,留取蛋黄,加1倍的水,充分搅匀即可使用。 根据生产实践观察,鱼苗出膜后的第五天到第七天死亡率较高,鱼苗浮于水面,游动缓慢,腹部膨大,头部弯向腹部,不久死亡。经显微镜压片检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胀腹死亡,肠胃道中有较多的浮游动物残体和消化不了的甲壳;另一种是萎瘪死亡,消化道中空无食,说明开口饵料不适口而致死亡。开口饵料可采取100~120目的浮游生物网捕捉浮游动物,捕捉时最好在浮游生物网的口上加罩一块鱼网(网目0.5厘米)。因浮游动物大量生长在污水、肥水中。垃圾杂质较多,这样可以防止污屑进入浮游生物网,可以减少捕后拣污工作,减少浮游生物的死亡。捕得的浮游生物再以过40目网绢清水过滤,滤液中含有大量小规格的浮游生物供小苗开口时食用,滤渣主要是大型浮游生物,可投喂幼鱼。通过这一措施后,鱼苗驯养期的成活率有了提高。在动物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增投少量蛋黄液、豆浆等。 动物饵料的来源,一般是天然捕捞。在一些越肥越黑的浅水河、沟、池塘等地方越多。但这些地方水体复杂,捕得的浮游动物中会有复杂的污染物和传染病菌。浮游动物一般是早晨最多,因早晨容易缺氧浮头,其次是傍晚,白天较少,特别是阳光较强的时候或连续阴雨、河水上涨时,数量就极少。所以如以捕捞浮游动物养殖大批量乌鳢幼鱼,常受气候影响容易产生供不应求,影响鱼苗培育。为此,在乌鳢人工繁殖时必须进行一些动物性饵料培养,如蚯蚓、蝇蛆等,特别是工厂化育苗时更需要培养动物的配套设施,把天然捕捞和人工培养结合起来解决苗期饵料。目前乌鳢的人工开口配合饵料和仔鱼期饲料尚未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鱼苗出膜后1~7天,有严重集群栖息现象。同时投喂的活“红虫”也有集群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鱼苗个体长大,呼吸量也增加,很容易引起缺氧而造成死苗。为了避免集群时小区域范围内缺氧,并使鱼苗能及时捕获食物,在出现集群现象时,应用捞海或小盆轻轻搅动水体而驱散群集和淋水增氧的方法,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