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浮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3-10-15 04:14|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18| 评论: 0

摘要:   1、病害:鱼类发生细菌性烂鳃或鳃有寄生虫病,影响鱼类呼吸。  2、水源:加注受污染水源的水如猪粪水,池水溶氧量迅速下降。  3、天气异常:高温季节,晴天时,白天鱼池上、下水层溶氧量差异较大,午后,上 ...

鱼类浮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病害:鱼类发生细菌性烂鳃或鳃有寄生虫病,影响鱼类呼吸。
  2、水源:加注受污染水源的水如猪粪水,池水溶氧量迅速下降。
  3、天气异常:高温季节,晴天时,白天鱼池上、下水层溶氧量差异较大,午后,上层水溶氧量高(氧盈),下层水溶氧量低(氧债),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上、下水层不易发生对流。但若傍晚后遇雷阵雨天气或刮大风,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上层高溶氧量的水对流至下层,被池底有机物消耗后,致使鱼池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造成浮头。高温季节,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水体溶解氧补充少,加上鱼类等生物和有机物质的不断耗氧,水体溶氧量较低,造成浮头。
  4、水质管理不当:一方面可能是水质过浓或败坏引起。高温季节如长久没有加注新水,由于水温高,加上投喂量大,水质肥,生物耗氧量大,水透明度小,增氧水层浅,耗氧量大,溶解氧供应不足,易引起浮头。若此时没有及时换水,一旦水色变黑,极易造成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色转清并伴有异味(臭清水),则极易发生泛池死鱼。另一方面可能是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由于轮虫或水蚤等大量繁殖,浮游植物被大量摄食甚至耗尽,水体清晰见底(俗称倒水),此时,光合作用对池水溶解氧的补充几乎为零,主要依靠空气溶入,在没有人工增氧的情况下,池水溶氧量会迅速下降而引起浮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