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及周边市区的大中型水域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鳙鱼为主,由于其水质、气候条件所限,家鱼的夏花养殖及供给成为大中水域的养殖瓶颈,笔者在多年养殖家鱼夏花的基础上总结出只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是提高家鱼出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一、池塘准备 1.池塘的清整 清塘时间可选择放苗的前10天晴天中午,方式为干法清塘,即池塘水深在10厘米左右,清塘用量为生石灰75~100千克/亩、漂白粉为30克/立方米。泼药的次日中午需充分搅动池底,使药效渗透到底泥中,以确保清塘效果。 鱼池消毒后的5天内,用梗绳拉底泥2次,使底泥中轮虫卵暴露出来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充分释放出来后,鱼苗可下塘。肥水下塘鱼池可注井水30~50厘米并堆施有机肥,首次堆肥0.5立方米/亩,以后视水质情况进行追加;清水下塘可在放苗前3~4天加注井水,水深以50厘米为宜,放苗后2~ 3天堆施有机肥。 2.放苗前水质监测 鱼苗下塘前1~2天对池水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肥水池塘。检测pH值、氨氮的高低、浮游植物的多寡及浮游动物种类,要求pH值7.5~8.5、离子铵小于0.6毫克/升、透明度30厘米左右、浮游植物中蓝藻不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为小型轮虫的为最佳。 二、鱼苗的暂放 目前经过长途运输的鱼苗多采用塑料、筛绢网箱进行暂养。塑料网箱调温易操作、抗风浪强但要注意防止缺氧,筛绢网箱水温、溶氧与鱼池相同,但不抗风力、鱼苗易贴箱。 放养负苗时间应选择近期不会降温、无风、晴天的中午,放养密度在30万~50万尾/亩。经长途运输的鱼苗水温略高于池塘水温,需把装苗的塑料袋整体泡在水中,袋中与鱼池水温相同时方可放苗。放苗时把袋子平稳地放在网箱中,轻提袋角使苗缓缓游进箱中。鱼苗暂养投喂的鸡蛋黄必须确保细度和足量。蛋黄细度如小于60目,投喂量1~4个蛋黄/万鱼苗,以90%以上鱼苗吃到为宜。鱼苗喂好后,轻解网箱把鱼苗缓缓放入池中。 三、日常管理 1.合理投喂 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养殖中很难做到适时下塘。笔者认为鱼类在水花鱼苗阶段主要为被动摄食,多年经验证明只有确保鱼苗下塘初期投喂次数、投喂量,才能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前期投喂次数为6~8次/天,后期减到4~6次/天;在亩放30万~50万尾的池塘,平均日投喂量5~8千克,分配原则是前一周约在平均数、中间一周略低于平均数、后一周高于平均数,三周鱼苗可以出塘。 2.定时巡塘与随机相结合 在生产中应做到定期巡塘与不定期巡塘相结合。早、午、晚定期巡塘。早看鱼苗是否浮头,观鱼池浮游动物多寡,判断鱼池溶氧的高低;午看鱼摄食情况,观鱼是否上浮,判断鱼池氨氮是否偏高:晚看投喂是否过饱,鱼有无暗浮头迹象。在做到定期巡塘的同时,无论是投喂时、还是加水、施肥时都要随时观察鱼苗是否异常及水中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水质调控与鱼病防治 在夏花养殖中水质的变化往往由气温的突然变化及施肥所引起。一是pH值偏高:在养殖中曾由于气温的迅速升高,光合作用强烈而水体的缓冲能力差导致pH值达到9.6。我们采用工业盐酸进行调节,通过试验,在40千克的池塘水中加入0.1毫升盐酸可降低0.5个pH值,考虑到误差及鱼苗的承受能力,按此浓度在两天时间内4次全池泼洒,降解效果非常好。二是气泡病:多年老塘及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可在升温天气突然分解导致鱼类气泡病,在全池泼洒食盐2千克/亩及加注新水的同时、必须通过人工搅动粪肥充分释放气泡,方可彻底解除气泡病。三是缺氧:由于施肥过早,大量浮游动物繁殖起来导致缺氧,处理办法为加注新水并在下风口局部用敌百虫灭杀。 四、问题讨论 在夏花鱼种养殖中很难做到在轮虫高峰时的适时下塘。肥水下塘水质较难控制,一是水质过肥,可能导致pH过高;二是浮游动物难以适口,可能导致鱼池缺氧或捣伤鱼苗。在养殖中最好采取清水下塘。即在清塘后干塘,放苗3~4天前加注井水50厘米左右,负苗下塘后加倍泼洒豆浆,放苗2~3天后堆施发酵好的有机肥。施肥切忌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并不能全池泼洒,堆施在远离进出水口处,否则容易导致气泡病的发生。鱼苗下塘初期,投喂量加大,做到鱼苗吃足吃好,这样将大大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