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朝阳村养殖场创新养殖模式,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带动了周边海水池塘养殖发展,2008年被确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这种模式混养的品种是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杂色蛤和缢蛏。3月中、下旬放养杂色蛤苗,规格6000粒/kg~8000粒/kg,均匀地播在蛤台上,密度为l 200粒/m2~1500粒/m2,蛤台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l/10,并用网片覆盖,防止梭子蟹捕食。水源条件好的池塘还可沿堑坝斜坡处局部放养少量缢蛏苗。4月下旬放中国对虾苗,密度为4000尾/亩。5月上、中旬放梭子蟹2期幼蟹,密度为3000只/亩~5000只/亩。7月上旬放日本对虾曲,密度为6000尾/亩。由于这种模式养殖品种多,放苗密度大,养殖过程中需要精心管珲,现结合朝阳村养殖场近几年的生产经验,从水质调节、饵料投喂、巡池检查、病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一下中后期养殖管理技术。 一、水质调节 6月份之前只添水,不换水,保持水深0.8m~lm。进入6月份,水温逐渐增高,水位添至lm~1.2m,此时水温24℃~25℃,正值疾病高发期,要密切注意水质情况,如突然转清或透明度过小,可适量换水,考虑到自然海水温度与池内水温差达5℃以上,换水量不宜过大,…般每次换水10%~20%。换水后及时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进行池水消毒,消毒3天后向池内施放有益菌,如芽孢杆菌、EM菌、噬弧菌、光合细菌等。如果水质过清,透明度超过0.6m,及时追施肥水剂,控制好水色,使透明度保持在0.3m~0 4m。 7月份为高温多雨期,将水位添至最高,保持1.2 m~1.5 m,同时加大换水量,每次换水30%~40%,直至9月上旬。施用底质改良剂净化水质,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缓解池底老化过程,保持水喷稳定,平衡藻相,减少疾病的发生。 7月~9月份正值台风和多雨季节,要注意收白天气预报,做好防范。下雨前做好排淡准备,将池水加满与排水闸的挡板持平,便于池内雨水自流外泄。暴雨后水体易分层,藻类下沉死亡,要及时使用芽孢杆菌或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如雨后pH太低,可泼洒石灰水调节,用量为10kg/亩。 9月下旬~10月份,梭子蟹逐渐进入交尾期。此时昼夜温差拉大,水温逐渐下降,要保持最高水位。交尾期问蟹的索饵能力锐减,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水质调控管理决不可忽视,要保持水环境稳定,换水量不宜过大,控制在20%以下,避免发生应激反应。 11月上句换水量宜在5%~10%。水温降至10℃以下,基本不再换水,保持最高水位,以蓄水保温为主。 二、饵料投喂 中国对虾放苗后以池中基础饵料为食,不需立即投喂。贝类滤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无需单独投饵。梭子蟹放苗后立即开始投喂,养殖期间饵料的品种及投饵量依照梭子蟹的食性和食量而定,主要为低值小型贝类、海捕小杂鱼虾及专用配合饲料。 刚人池的2期蟹苗投喂破碎的小兰蛤或冰鲜卤虫,变态为3期后直接投喂活体小兰蛤。5期前的蟹苗在放苗处及附近投喂,便于观察。5期后蟹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应沿池四周蛤台内侧均匀投喂,不要投在蛤台网上。此阶段饵料最好为活兰蛤,只要质量好多投点也无防。 7期~9期幼蟹全天索饵,日摄食率可达体重的30%~50%,此时对虾的摄食强度也在增大,因此投饵一定要足,分早晚两次投喂,早占20%,晚占80%,以日出、日落时投喂最佳。兰蛤要随到随喂,以防脱水变质,稍大的鱼虾切碎洗净,决不投喂变质的饵料。 6月份对虾进入病害易发期,可在晚上加喂配合饲料,投喂数量不宜过多,一般0.2 kg~0.3kg/亩,可拌成药饵投喂,也可拌做生态制剂投喂,预防虾蟹疾病。 7月~9月份,暴雨天和水质不良时停喂或少喂。虾蟹的摄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水温过高或过低,盐度突变,水质不佳,蜕皮等均可引起食量下降。每次投饵都要细心观察,杜绝剩饵。 9月下旬~10月份,进入养殖后期,水温逐渐下降,此时雄蟹、中国对虾大部分已经收获,雌蟹大量蜕皮交尾,虾蟹的摄食量明显下降,要及时调整投饵量,每天傍晚喂一次即可。如果池中日本对虾较多,应在夜间加配合饵料拌药饵投喂,促其快速生长。 1 1月下旬水温降到8℃以下停止投饵。 三、巡池检查 每日早、中、晚各巡池一遍,仔细观察池内环境变化,水色,虾蟹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安全情况,并作好记录。 1.注意池塘水位的微小变化,检查闸门、垫坝有无漏洞,发现及时解决。注意天气和潮汐变化的趋势,决定增减池水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2.细心观察水色变化,水变清,或变成乳白色,说明藻类突然死亡,应及时施放芽孢杆菌或底质改良剂。水色变浓,透明度降到03 m以内,这是浮游植物过度繁殖的结果,应及时换水。如不在潮汛期无法换水,应及时施放EM菌处理。 3.清晨要注意观察各投饵点是否有剩饵,池水是否浑浊,池边是否有寻饵蟹,据此调整投饵量。如系投饵不足,应加料,如既剩饵又浑水,可能是环境不适应,应加强换水,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4.注意发现发病前兆。正常的虾蟹在池底索饵活动或卧底不动,如在水面无方向的漫游或靠岸,必定是病虾,应及时捞出处理,分忻原因,对症治疗。虾池上空有海鸟围绕盘翔,或池塘水边常有鸟爪寻食痕迹,也是虾发病的迹象。刮风天气池塘下风处泡沫多,是水质不佳的表现。滩涂蟹类是病毒携带者,应随时耐心清除,晚上可用灯光诱捕。 5.定期检测水温、盐度、pH等,作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每10大测量一次虾蟹规格,与邻池比较,判断生长是否正常。 四、病害防治 1.水体消毒。每次大换水后,适量使用无公害渔药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进行池水消毒。消毒剂对杀灭对象没有选择性,会造成水环境突变,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诱发疾病,建议不要经常性使用。使用消毒剂后隔几天最好施用碧水安、解毒灵等,以快速消除药残。 2.施用有益菌,如芽孢杆菌、EM菌,养殖中后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有效改善水质和底质。水清时追施肥水素,快速营造良好水色。 3.投喂药饵。6月~9月份是疾病多发期,可在配合饲料中拌入虾病康或微生态制剂,连续投喂。 4.虾、蟹最常见的疾病是纤毛虫病。主要症状是病虾鳃、体表、附肢等处外观呈黑色,体表具灰黑色或绒毛状物,手摸有滑腻感,清晨浮于水面,反应迟钝。病蟹同样在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附着,手感滑腻。发现后,全池泼洒纤虫净可有效治疗。如治疗不彻底,7天后再用药一次,可完全治愈。对贝类有害的药物切勿选择。 5.防止缺氧。8月~9月份,水温升高,养殖容量加大,有机物耗氧增加,部分池塘受水源条件限制水体文换差,往往造成底层水体溶氧偏低,直接影响虾、蟹、贝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浮头,诱发多种疾病。这就要求养殖户准确把握池塘情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备足增氧剂,有条件的池塘开机增氧。 五、收获 1.对虾疏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如中国对虾密度较大,为避免养殖风险,可利用陷网收获部分对虾。此时对虾个体多在8cm左右,规格1 50尾/kg~200尾/l(g。 2收获雄蟹。9月份雄蟹体重达到200g左右,利用挂网收捕。软脐蟹与雌蟹要放回,为避免软脐蟹再次上网,可将其放在网箱中短时暂养,当日收捕结束后再放回池中。经3天~4天,可收获雄蟹的90%以上。 3.收获中国对虾。9月下旬至1 0月上旬,中国对虾规格达到25尾/kg~35尾/kg,中午利用拉网进行收获,拣出网中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仍放回池中养殖。应避开清晨和日落前,因此时梭子蟹活动频繁,拉网时容易拉上大量的梭子蟹。拉网后,池中一般仍会有少量中国对虾,可以第二次拉网,也可以继续养殖用作亲虾出售。如果发现有虾体发红的对虾,或偷死池底的虾,即表明已发病,应立即将该池虾全部收完。 4、收获贝类。杂色蛤商品规格为120粒/kg~160粒/kg,9月中旬后检查达到商品规格,应及时收获。将水位排至0.2m~0.3m,露出蛤台,揭开覆网,用网袋带水作业。大风降温天气不要作业,以防冻伤死亡。缢蛏在雌蟹、杂色蛤收获后进行人工挖捕,规格80粒/kg左右,挖出的缢蛏先不要清洗,注意防晒、防风、防冻,出售前再清洗。 5.收获中国对虾亲虾和日本对虾。日本对虾11月中旬前收获完毕。夜间利用陷网起捕,注意陷网内一次聚集的虾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窒息死亡,养殖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连续几天可基本收完。此时池中一般会存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对虾,规格15尾/kg左右,可作为亲虾出售给苗种生产企业,往往价格不菲。 6.收获雌蟹。雌蟹1 2月上旬收获,最好在潮汛期间进行,雨雪天禁忌。将闸门口安上锥形网,退潮时开闸放干池水,用笆子小心搂取,进行绑缚,冲净泥浆,集中在网箱中暂养。必要时进行第二遍寻找。随后利用涨潮再纳水1/3,关下闸门,退潮后开闸放水涮池,同时池内遗漏的蟹可随水流入锥形网中,至此,收蟹结束。如果此时杂色蛤、缢蛏尚未收获,应再次纳水漫过蛤台,封闸蓄水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