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湾鳄 中文俗名:海鳄、咸水鳄,古称“呼雷”、“蛟” 拉丁文名:Crocodylus porosus 英文名:Estuarine Crocodile 物种分类:爬行纲>>鳄形目>>鳄科>>鳄属 湾鳄也叫澳大利亚咸水鳄、河口鳄、新加坡小鳄。体长可达6~7米。吻较钝,吻长不超过吻基宽的2.2倍。第四枚下领齿嵌入上领边缘的一个空隙内,闭口时可见。下颚联合向后延伸仅达第四或第五下颚齿。后枕鳞通常缺失或代之以1~2枚小鳞。背面探橄榄色或棕色,腹面苍白,幼鳄体色略淡,饰有深色斑点,或体色深面有浅斑;吻色浅明。前颌齿4(很少5齿),上颌齿13~14,颚齿15,齿总数64~68。 生活习性:分布于东南亚沿海直到澳大利亚北部。成体较大者全长6~7米,最长达10米,体重超过1吨,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吻较窄长,前喙较低,吻背雕蚀纹明显,眼前各有一道骨嵴趋向吻端,但互不连接。外鼻孔单个,开于吻端;鼻道内无中隔,其后端边无横起缘褶而有腭帆。眼大,卵圆形外突。虹膜绿色,有上下眼睑与透明的瞬膜,也有瞬膜腺与泪腺。耳孔在眼后,细狭如缝。下颌齿列咬□时与上颌齿列交错切接在同一垂直面上。头后无枕鳞,亦无后枕鳞。颈部与头、躯无明显区别,颈背散列的颈鳞合成方块,左右各有1枚纤长骨鳞。驱干长筒形,为头长的5倍;背鳞16~17行,中背6行起棱而不成鬣,棱鳞入尾者最外1行离棱成2行尾鬣。尾粗,侧扁,其长超过头、体的总和,可作有力袭击。四肢粗壮,后肢较长,五出,第五趾短小,趾基有蹼,外趾全蹼,内侧两趾半蹼,内侧3趾有爪;肢体后缘鳞片起棱成锯缘。背深橄榄色或棕色,腹浅白色;幼体色浅,有深红斑点,或底色较深,有浅色斑点;吻色浅而明。湾鳄生活在海湾里或远渡大海。在淡水江河边的林荫丘陵营巢(距海6万米以上),以尾扫出一个7~8米的平台,台上建有真径3米的安放鳄卵的巢,巢距河约4米,以树叶丛荫构成,每巢有白色钙壳卵50枚左右,卵径80×55毫米;母鳄守伺巢侧,时时甩尾洒水濡巢,保持30~33℃温度,75~90天孵化;雏鳄出壳长240毫米,1年可达480毫米,3年可达1156毫米,重5.2千克。凶猛不驯。成鳄经常在水下,只眼鼻露出水面。耳目灵敏,受惊立即下沉。午后多浮水晒日,夜间目光如炬。幼鳄则带红光。5~6月交配,连续数小时,而受精仅1~2分钟;7~8月产卵。雄鳄独占领域,驱斗闯入者,一雄率拥群雌。常食鱼、蛙、虾、蟹,也吃小鳄、龟、鳖。咀嚼力强,能碎裂硬甲。 人工饲养:饲养湾鳄的养殖场应将成体和幼体分开,而且应有足够的遮荫条件。幼体饲养室一般为0.8米×1.2米×0.5米, 池内水深为30—50厘米。中龄湾鳄可进行高密度饲养,饲养池的面积为16米×5米,池内水深为30—50厘米。成体可在比较大的水池内饲养,最大的约0.5公顷。池水较深,一般可达1—1.5米。由于池水太深,不能天天换水,为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在池的一侧修建一任意形的水池,作为投食的地方,这样就可防止鲜吃剩下的残留食物污染整个水池了。喂食水池较小,所以可以经常将水放干清洗。养殖场的设施都要用水泥建成,因为水泥面很光滑,可以避免幼体或成体因爬行而磨破四肢。 卵的孵化首先用接近捡卵时穴中温度的干净水把卵洗干净,注意不要加消毒药;其次,以柔软干净的布擦干卵,水平放置;再次,测量卵的长度、宽度、重量并登记,以取得每穴卵的平均数据;最后,置放孵化室,置放的方位与捡卵时方位一致,切忌倒置或斜置。孵化温度要适合,温度过低,出壳的幼体死亡率高,温度过高,出壳幼体会残缺畸形。理想的相对湿度为99%以上,不低于95%,湿度过低会使鲜卵干燥,造成胚胎死亡或幼房无力啄破卵壳而窒息死亡。要保持室内气体流通。在孵化前2周,一定要做好孵化设备的消毒工作,以便清除一切有害微生物。具体操作时首先确保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条件的适宜和稳定;其次,定期测定成活的胚胎;再次,若见胎死或卵的颜色反常,如白色条带浑浊并不再增大,有气泡,卵壳变色或发霉等,应立即移出室外,包括不受精的卵;最后,系统地登记全过程的数据和情况,形成资料,为今后选种和饲养作参考。 日常喂料注意饲喂要干净,没有污染。饲喂量要适当,不给过量。供料地点不宜太远。每天必须把吃剩的残余饲料从饲养池中清理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