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利用围堰、虾池筑礁养殖海参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模式和经济产业。据统计,2004年仅山东省海参养殖面积就达到36万亩,预计年可产鲜参5.7万吨,实现产值70多亿元,占全省水产养殖的三分之一。海参养殖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增加渔民收入及振兴沿海地区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伴随海参养殖规模的迅速膨胀和养殖时间的延长,海参养殖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加强海参病害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已成为保障海参养殖业极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观察,将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病原因进行剖析,并对这一病害的防治提出了较好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腐皮综合症发病的时间与症状 该病最易于在每年养殖水温较低的12月至翌年的3月份。发病其特点:一是发病面广,波及到所有养殖区域;二是发病快,一旦发病很快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摇头和排脏、口部肿大,不能收缩闭合。随着病情加重,病参溃疡处增多,形成蓝白色斑点、全身溃烂、自溶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胶体,附着物上留有一定白色印痕。 二、腐皮综合症的病因分析 病因一:由海参自身粪便、残饵污染中毒所致。此病因主要多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常伴有霉毒以及寄生虫的继发性感染,不同地区病参的致病菌种类不同,即病原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大家都知道,海参是底栖生物,长期生活在养殖池底部,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又恰恰都集中在池底。同时,养参池也是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及有害物质等浓度最高的处所,尤其是养参多年的池塘,海参的粪便、残饵、池内大型藻类、海草腐烂后,在池底形成了较深的沉积物,很容易造成池底局部缺氧,再加上海参行动缓慢,又有夏眠、冬眠的生活习性,不能迅速逃离不良环境,使海参长期生活在被污染及含量很高的硫化氢有毒物质之中。而硫化氢又是一种导致海参呼吸停止和死亡的化合物,为窒息性和刺激性合体,无色有臭味,其毒害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海参脑粘膜接触部位。硫化氢主要是由蛋白质分解产生,污水中的淤泥、有机物都会产生硫化氢,水体中含硫化氢0.5毫克/升就会引起水生动物急性中毒,0.1毫克/升以上则会引起慢性中毒,久而久之,侵害海参的肌体,使其抵抗力下降,继而引发起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危害,遇到天气突然变凉或变暖条件的改变,就会导致爆发海参极为严重的腐皮综合症。 病因二:由池内的藻类死亡所致。海参养殖池内往往因温度适宜,营养丰富,繁殖生长了大量的藻类。这些藻类有些是浮游生物,有些是池底生的藻类,这些海藻对海参的养殖具有双重作用。其一是,在高温季节可凉阴遮可降低池水温度,有利于海参安全渡夏;其二是,吸收池中和池底中有害物质,减少对养海参的危害,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但是,它又具有很大的不利因素,当水温逐渐降低后,藻类就会大批死亡,从而沉于池底腐烂变质,又会滋生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当水温降低后,由于池内没有藻类的充氧作用和吸收功能,海参免疫力又处于下降时期,所以海参发生疾病就有所对难免。 病因三:由于海参机体虚弱所致。大家都知道自然海区生长的海参发病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它可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能够吸收大自然中不受任何污染的,含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使自身体内始终保持一个营养平衡的状态,因而抗病能力就强。而池塘养殖的海参则不同,由于放养密度大,其活动范围狭窄,可摄取吸收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限制,尤其是自然海区最有利于海参生长的物质,海参不能及时吸收进入肌体,这就会造成海参营养失衡,再加上冬季温度较低,海参停止摄食,肌体虚弱给细菌和病---毒创造了入侵条件。比如海参缺乏维生素C就会直接造成肌体生物氧化过程的紊乱和抗毒作用降低,使肌体难以应对各种应激反应,从而引发肌体组织病变。 病因四:池内溶解氧缺乏所致。池养参与自然海区生长的海参其栖息的环境和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冬去春来气温低于水温,到气温逐渐超出水温,就会产生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池内水温分层形成。由于冬季潮差较小,水质循环受到限制,再加上海参粪便、残饵污染及藻类大量死亡腐烂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导致了池底层形成了低氧区和无氧区,导致海参体能、神经、消化、排泄等系统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海参发生腐皮病就不难理解了。 三、防治的“秘诀” 根据海参腐皮综合症的病因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笔者认为只有有效地控制池底污染,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Vc等维生素来提高海参自身免疫力,才是防治海参腐皮综合症的有效途径。 秘诀一: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沸石粉、活性碳、陶土、麦饭石等,每亩投放量为100~150㎏,利用矿物质本身微孔来吸附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将养殖池内及底质危害海参生长的病源加以吸收对缓解水质恶化,减少池底的污染程度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秘诀二:定期向养殖池投放生石灰粉、生态保和消毒剂,每亩投放生石灰粉20~30㎏、每亩投放生态保100~200㎏,可有效地将池底的污染源和水体隔离,在池底形成一层薄薄的隔离膜,控制有毒物质大量集中发挥。也可对水体中的病源体有灭杀作用,对海参肌体也有一定的清洗消炎作用,但在投放生石灰粉时一定要注意用药量和泼洒均匀,尽量与海参体减少直接接触,一旦控制不好易危害参体。 秘诀三:在饲料中添加1%的抗菌素,0.001%的维生素VC,1.5%的大蒜素或1.5%三黄粉中草药,以保证海参肌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生长。根据海参腐皮综合病多在冬、春低温不摄食条件下发生的特点,且发病的往往出现排脏反应,排脏后海参便丧失了摄食能力和治愈机会,因此在入冬前及早投喂药物饲料,在混合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中草药,可使增加海参体内的抗菌作用,添加VC可促使海参正常生长,不致出现疾病并还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使海参增强冬季的抗病能力,以达到冬病秋防的目的。 秘诀四:定期利用机械提水或开设增氧机,提高池水的溶氧量。通常养殖池无风时,水层溶解氧分层现象严重,特别是冬去春来,气温逐步超出水温,表层水温高于底层水温,使水温分层形成,在池内底层1~2㎝水层常常处于缺氧状态。使用机械时或开设增氧机可造成水层的垂直流,每天提水或开增氧机2~3次,每次增氧和内循环时间要达到2~3小时,对增氧防病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秘诀五:定期投放生物制剂及有益菌,每亩投放光合细菌、有益菌等制剂3~5㎏,不仅能够分解池水中的粪便、残饵及死亡藻类等有机质,降低池内的氨氮含量,还可使养殖水质清洁,对改善水质底质环境,增加海参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防止和减少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抑制有害藻类、有害病菌的繁殖生长,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