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放养密度受池塘环境条件、水质、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各种鱼搭配是否合理、机械化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各种因素制约。所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和创造最佳的条件,既能提高放养密度,又能较恰当地提高产量,使商品鱼具有较好的质量,以求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最佳养鱼效果。 1、改善池塘环境条件:主要是清除过多淤泥,挖深塘底,加高加固塘基,保持较深水位;做到排灌方便,能经常冲注新水,配备增氧设备;养殖期间定期换水,改善水质。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放养密度,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确保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对主要摄食伺料的鱼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放养密度越大,饲料的投喂应越多;饲料的质量越好,鱼产量越高。在提高放养量的同时,必须增加投喂量,才能收到增产效果。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产量一般都会提高,但与浮游生物的质量和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如采取施肥措施繁殖浮游生物,或投喂粉状商品料(如麦麸),则在合理范围内多施肥或增加投喂量,鱼种放养量可加大,产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3、实行多品种混养,合理套养:密养与混养密切相关,只有在多品种混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池塘放养的密度,充分发挥池塘的水体生产潜力。而实行大小规格套养,就增加了小规格鱼种的放养量,使放养密度大为提高,既不影响商品鱼养殖,又解决了翌年大规格鱼种的来源,有效地提高了鱼产量。 |